每日科學網9月17日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式,能夠利用相干光源和全息顯微技術,同時觀察和追蹤上千個快速移動的精子,并記錄下它們的三維運動軌跡。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當日的美國《國家*院刊》在線版上。
研究人員稱,他們*地追蹤了2.4萬個快速移動的細胞的路徑,每個細胞的記錄時間長達20秒。此次研究的主導者、該校電氣工程和生物工程系教授埃道甘·奧茲坎說:“我們能追蹤這些運動對象。每次能平行追蹤上千個細胞的軌跡,并保持亞微米的度,以便了解數千個物體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移動,同時揭示此前未知的細胞統計路徑。”
奧茲坎及其同事利用了兩個相干光源:波長為625納米的紅色LED(發光二極管)光源和波長為470納米的藍色LED光源,同時從兩個不同角度照亮顯微鏡的視場。但他們并未使用傳統的顯微鏡鏡頭進行觀察,而是將感光芯片放置在透明的樣本下。芯片會記錄因上述光源生成的全息圖,而軟件算法則會基于獲得的全息信息地顯示顯微鏡下目標細胞的運動路徑。
*,精子活動很難會被鏡頭捕捉到。而研究人員在約為17平方毫米的視場內,同時追蹤了1500多個人類精子的三維軌跡,耗時不過數秒鐘。他們發現,精子細胞會沿不斷變化的迂回路徑旅行,偶爾還會呈螺旋軌跡前行,而在90%的時間內,它們都會沿順時針方向運動。科學家表示,如若沒有新型的高通量顯微技術,他們就不可能觀察到罕見的“螺旋行進”現象,其只會發生在給定樣本內4%至5%的細胞上。
此外,這種基于透明材料運行的全息顯微技術還能加快新藥的研發速度,對于監控微生物疾病的藥物治療以及精子活動也十分重要。而科學家或許也可利用同樣方法研究快速移動的細菌或其他浮游微生物,例如,新的全息成像技術有望披露更多未知的原生動物行為,并實時測試相關的藥物療法,以打擊這些微生物zui致命的種類或形式。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