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戰略布局中,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此前,仙居縣聯合托普云農打造的“親農在線”楊梅產業大腦,對楊梅生產、服務、銷售、治理等全產業鏈條實施數智化改造轉型,驅動8萬梅農融入現代農業,實現全產業鏈產值超40億元,梅農戶均增收3.55萬元。
依托“親農在線”的成功經驗,仙居縣政府再次攜手托普云農,緊扣國家糧食“穩產保供”核心要求,全力打造水稻生產數字賦能項目,打通育種-生產-加工-營銷全產業鏈服務,搭建“1庫、3場景、2區、2中心”的系統框架,為仙居水稻產業注入數智力量。一個有機融合、高效協作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一幅產業繁榮、農民富足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一、一個數據庫打破 “數據孤島”
托普云農依托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基于“親農在線”基礎數據資源庫,匯聚仙居東部現代農業園區農田、主體、設備、環境等主要數據資源,建立水稻產業專屬數據庫。同時制定數據標準規范,對接浙江省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為農業管理和決策提供精準、全面的數據支持,讓每一項農業舉措都“有據可依”。
二、三大智慧場景服務多元主體
l “一圖糧管”數據駕駛艙:
借助GIS技術真實還原水稻產業發展原貌,多維度、圖形化呈現關鍵數據,可實時掌握產業全局,實現“一屏觀天下,一鍵管農事”。
l “一點精通”數字交互應用:
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動態模擬水稻從育苗到收割的全生長周期,為公眾打造沉浸式農耕研學場景,讓農業知識從課本走向“可觸摸”的互動體驗。
l “一站親農” 服務平臺:
集成AI識蟲、農機預約、烘干服務等功能于“親農在線”入口,農戶只需手機點一點,即可獲取全程生產支持,真正實現“科技多跑路,農民少跑腿”。
三、兩大功能區激活產業價值
l 智慧生產區:
田間部署氣象監測、土壤墑情、蟲情測報等智能設備,24小時采集數據并自動生成施肥、灌溉、防控等農事建議,如同為稻田配備“智能管家”,護航水稻健康生長。
l 農旅融合區:
通過觸摸一體機與三維建模技術,全景展示水稻全產業鏈流程,游客可“零接觸”體驗從育苗到加工的每一個環節,推動稻田觀光與農耕教育深度融合,開辟鄉村旅游新賽道。
四、兩大示范中心筑牢產業根基
l 水稻育苗中心:
加裝環境監測與智能調控系統,實時采集分析溫濕度、光照等參數,精準預警爛秧、徒長風險,為水稻高產培育優質種苗,從源頭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l 農事服務中心:
對烘干設備進行物聯網改造,實現設備數據實時監測與遠程控制,并為現有農機加裝北斗終端,實現對農機位置采集、作業軌跡統計、面積核算等功能,提升農事服務智能化水平。
當稻田遇見科技,不止于增產,更在于“增未來”。站在仙居的稻田邊,風里傳來的不僅是稻穗的沙沙聲,更是智慧農業的澎湃脈動。在托普云農的科技賦能下,從“楊梅大腦”到“數智水稻”,仙居縣正加速用數據和算法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一幅“科技強農、數據富農、智慧興農”的新圖景,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鋪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