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類器官前進的步伐加快
類器官已經成為科研界的熱門領域,據PubMed搜索數據顯示,2024年“Organoid”相關的文章數量是2020年2倍多,更是十五年前的10倍。尤其在今年4月份,美國FDA發布公告,將逐步取消動物實驗的強制要求,支持類器官驗證結果,這必將進一步加快類器官行業的發展步伐。
類器官是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組織類似物,能夠在結構和功能上模擬真實器官。因此,類器官在器官發育、精準醫療、再生醫學、藥物篩選、基因編輯、疾病建模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義翹神州緊隨類器官的發展步伐,自主開發類器官培養、分化、分析和鑒定所需的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小分子化合物及抗體等產品。我們現推出正常組織和腫瘤類器官培養與鑒定指南,歡迎下載查看。
02 迭代——從生理組織到腫瘤類器官
腫瘤類器官已成為患者來源組織的理想體外模型。傳統的2D培養僅-限于形成細胞單層,在傳代過程中會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源自不同物種和品系的動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反應,存在高異質性。
腫瘤類器官構建基本方案(源自文獻:doi: 10.36922/OR025050008)
類器官不僅支持干細胞的自我維持和分化,可以更好的模擬人體生理環境,維持細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等生理功能。腫瘤類器官還可以添加對應癌癥類型的特異性細胞因子,構建具有體外微環境的腫瘤模型,除了直接再現腫瘤生長過程,還可再現腫瘤組織的特征,更精準捕捉個體間差異,為個性化腫瘤治療提供基礎研究。
模型種類 | 優點 | 缺點 |
2D細胞培養 | ·易操作、易獲取 ·維護成本低 ·方法成熟,有大量可對比數據 | ·生理相關性差 ·缺乏細胞-細胞相互作用 ·可能無法預測體內反應 |
PDX模型 | ·復制腫瘤關鍵特征 ·識別治療靶點 ·研究腫瘤-基質相互作用 ·可用于藥物測試 | ·耗時 ·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 ·構建和維護成本高昂 |
腫瘤類器官 | ·可實現長期培養 ·具有三維結構和細胞-細胞相互作用 ·具有患者特異性和腫瘤異質性 ·減少實驗動物用量 ·可研究腫瘤發生、發展 ·模擬治療的體內反應 | ·培養成分復雜 ·構建過程耗時且具有挑戰性 ·不同腫瘤間差異大 ·腫瘤微環境構建難 |
源自文獻:doi: 10.36922/OR025050008
03 突破——腫瘤類器官培養技術
腫瘤類器官培養體系包括基質凝膠和維持類器官生長的細胞因子混合物。
基質凝膠主要有膠原蛋白、巢蛋白、層粘連蛋白和其他成分組成,用作腫瘤細胞的3D支架。這種仿生環境模擬體外細胞與胞外基質相互作用,提供細胞聚集、增殖和遷移的條件,從而準確模擬人體的內部環境。
腫瘤類器官模型的成功構建還依賴于補充細胞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有兩條信號通路直接影響類器官的生長:EGFR和Wnt。激活EGFR通路能夠促進癌細胞增殖,這需要在培養基補充EGF。Wnt通路的刺激需要R-Spondin和Wnt-3a,參與控制細胞增殖、黏附、分化等過程。
比如在肺癌培養體系中,需要添加EGF、R-Spondin、Wnt-3a、Noggin等,以促進類器官增殖和維持干性。而在結直腸癌類器官培養中,由于存在Wnt通路的激活突變,培養基中不需要再添加R-Spondin和Wnt-3a。FGF7、FGF10是促進干細胞向細胞譜系遠端分化所必需的。
除此之外,一些激酶抑制劑的小分子化合物也會用于類器官培養,如間變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劑A83-01、Rho激酶(ROCK)抑制劑Y-27632、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劑CHIR-99021、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劑SB-202190等。
類器官培養體系(源自文獻:doi: 10.1093/stmcls/sxae070)
腫瘤類器官培養體系中添加哪種細胞因子以及何時添加,都需要開展額外實驗,構建每種癌癥組織學亞型的培養體系。由于腫瘤組織來源不同,添加細胞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比使用血清費時費力,需要根據每個組織的特性進行調整。
香港大學的Suet Yi Leung團隊在“Organoid cultures for cancer modeling”綜述中,對不同器官來源(正常或癌癥)的類器官模型構建所需的細胞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進行了匯總。Wnt3a、R-spondin 1、EGF、FGF等細胞因子用于不同來源的類器官培養中。
正常器官或癌癥來源的類器官培養中常用的細胞因子和小分子匯總表(源于文獻:doi: 10.1016/j.stem.2023.05.012)
添加義翹神州小助手微信(sinobio2023)回復關鍵詞:“類器官”,即可獲取高清圖片及相關文獻>>>
義翹神州類器官解決方案
類器官構建需要一系列操作步驟,如采樣、培養、后續評估鑒定。義翹神州作為一家專注于為生物醫藥領域提供生物試劑和技術服務的企業,成功開發類器官培養、分化、分析和鑒定所需的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小分子化合物及抗體等產品。現推出全面的類器官解決方案,涵蓋多種生理和病理類器官模型,全力支持您的類器官培養與鑒定。
免責聲明:義翹神州內容團隊僅是分享和解讀公開的研究論文及其發現,專注于介紹生物醫藥研究新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用,文中觀點不代表義翹神州立場。隨著對疾病機制研究的深入,新的實驗結果或結論可能會修改文中的描述,還請大家理解。
本文不屬于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Cao L, et al. Application of cancer organoids: The forefront of personalized oncology and preclinical testing. Organoid Res. 2025, doi: 10.36922/OR025050008
2. Jianing Zuo,et al. High-throughput solutions in tumor organoids: from culture to drug screening. Stem Cells. 2025, doi.org/10.1093/stmcls/sxae070
3. Helen H.N. Yan, et al. Organoid cultures for cancer modeling. Cell Stem Cell. 2023, doi.org/10.1016/j.stem.2023.05.012
4. Lucie Thorel, et al. Patient-derived tumor organoids: a new avenue for preclinical research and precision medicine in oncology. 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2024, doi.org/10.1038/s12276-024-01272-5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