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起重機是由金屬結構、2-4個機構和電氣系統組成的大型裝卸機械,其裝卸作業工況及作業環境惡劣。對于已經工作20多年的起重機,受較大交變載荷作用的主要承載結構開裂現象比較普通。盡管如此,有的港口由于經費不足,不能將這些帶傷超期服役的起重機報廢,只能修復結構裂縫和其他故障后繼續使用。由于加強筋板等覆蓋的原因,結構件上產生裂紋后憑肉眼無法觀察到,只有通過檢測儀器,采取合適的方法檢查出不可見裂紋,應力測試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測試方法
港口裝卸起重機承載結構件,其承受的載荷有:軸向力,剪切力、彎矩、扭矩。對于承受彎矩的箱形或工字形梁來講,在同一截面上翼緣板上的應力總是大于腹板上的應力。在應力測試中,如果同一截面上的腹板應力大于翼緣板上的應力,則說明結構在該截面上存在異常,有必要找出異常現象并確定原因。基于這一想法,在進行應力測試布置應變片之前,應對整機結構件的關鍵部位進行目測檢查,如果發現任何疑點,采用適當的應變片布置方式,通過應力測試獲得結構截面上的應力分布情況,從而查出結構件存在的缺陷。
測試方法及儀器介紹
測試分靜載和動載應力測試2種,靜載測試采用JHYC靜態應變儀;動載應力測試采用JHDY動態應變儀。
應力測試檢測實例
南京聚航科技有限公司對2臺已經服役20年的門座起重機金屬結構技術狀態進行檢測。在檢測之前,用戶已經修復了裂紋和其他缺陷。在布置應變片之前,測試人員對貼片部位進行目測檢查,懷疑轉盤主梁后方根部即轉盤主梁和轉柱連接處可能存在裂紋,但不能準確判定。為了證實此處是否存在裂紋,對截面上的應力分布進行驗證。
靜載應力測試工況
工況1:空載,臂架由最小幅度變到*大幅度(9-24.5m)。
工況2:垂直載荷為10.01t,臂架位于*大幅度(24.5m)。
動載應力測試工況
臂架位于*大幅度(24.5m),起吊10.01t載荷,上升制動、下降制動、載荷落地。
測試結果及分析
靜載應力測試結果見表1,動載應力測試結果見圖1。由表1看出測點1、測點2在測試工況1和工況2的合成靜載應力分別為+166MPa和+83MPa。由圖1算出測點1*大動載應力為+192MPa。
表1 靜載應力測試結果
測點 | 工況1 | 工況2 |
1 | +41 | +125 |
2 | +22 | +61 |
圖1 測點1動載應變測試曲線
由上述測試結果看出,在靜載應力測試工況下測點1的應力比測點2應力大1倍,測點1的動載應力超過所用材料的許用應力。說明轉盤主梁后方根部截面存在異常,轉盤主梁下翼緣板上的力流受到阻礙,力未完*傳遞到測點2處,由此可判定轉盤主梁下翼緣板存在裂紋。因為在此處翼緣板的下方有一封閉的加強筋板,下翼緣板在此處的裂紋從外表上看不見,建議用戶采取開孔的辦法進行檢查驗證。用戶開孔檢查發現轉盤主梁下翼緣板已產生橫向穿透性裂紋長達80mm。若不及時發現,繼續使用下去,其裂紋擴展速率會加快,存在發生惡性事故的危險。
用戶采納了檢查組提出的修復建議,首先將裂紋雙面開坡口進行對接焊,然后在裂紋上方貼焊一塊厚14mm的鋼板。修復完成后,檢查組在原測點1、測點2處再布置應變片,按照上次靜載應力測試工況又進行一次靜載應力測試。測試結果為:測點1的合成應力為+68MPa,測點2的合成應力為+135MPa,轉盤主梁下翼緣板和腹板上的應力分布恢復正常。
結論
通過上述測試及分析,證明了用應力測試法判斷起重機金屬結構是否存在裂紋是可行的,應廣泛用于在役起重機金屬結構技術狀況檢驗中,以便快速找出起重機金屬結構的薄弱部位及缺陷,為維修提供依據,通過及時維修消除缺陷,保證起重機的安全使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