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字邏輯測試的核心目標
故障檢測
發現制造過程中引入的物理缺陷(如晶體管失效、金屬層短路等)導致的邏輯錯誤。
功能驗證
確認芯片的數字電路在輸入信號下是否按照設計規范輸出正確結果。
可靠性保障
通過測試篩選出早期失效芯片,降低出廠后的故障率。
二、常見的數字邏輯故障模型
Stuck-at Fault(固定型故障)
信號線被“固定”為邏輯0(Stuck-at-0, SA0)或邏輯1(Stuck-at-1, SA1)。
常見的故障模型,占測試用例的80%以上。
Transition Fault(跳變故障)
信號無法在要求的時間內從0跳變到1(Slow-to-Rise)或從1跳變到0(Slow-to-Fall)。
通常與時序相關,需測試電路的工作頻率。
Bridging Fault(橋接故障)
兩根或多根信號線短路,導致邏輯沖突(如線與、線或)。
Open Fault(斷路故障)
信號線斷路,導致邏輯門輸入懸空或輸出失效。
三、數字邏輯測試的核心方法
1. 掃描鏈測試(Scan Chain Testing)
原理:將芯片中的時序電路(如觸發器)改造成可串聯的掃描鏈,通過移位操作注入測試向量并捕獲響應。
流程:
Scan-in:將測試數據串行輸入掃描鏈。
功能模式:施加一個時鐘周期使電路運行。
Scan-out:串行輸出捕獲的響應,與預期結果對比。
優點:覆蓋率高,易于自動化(ATPG工具支持)。
缺點:增加電路面積和功耗,可能影響時序。
2. 內建自測試(BIST, Built-In Self-Test)
原理:在芯片內部集成測試電路(如LFSR生成偽隨機測試向量,MISR壓縮響應)。
類型:
Logic BIST:測試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
Memory BIST:專門測試片上存儲器。
優點:降低對外部測試設備的依賴,適合量產測試。
缺點:占用芯片面積,測試時間較長。
3. 自動測試向量生成(ATPG, Automatic Test Pattern Generation)
原理:通過算法自動生成能覆蓋目標故障的測試向量。
常用算法:
D算法(針對Stuck-at故障)。
PODEM(面向復雜電路的路徑敏化算法)。
工具:商用EDA工具(如Synopsys TetraMAX, Cadence Modus)。
挑戰:隨著電路規模增大,測試向量數量和生成時間指數級增長。
4. 基于仿真的驗證
原理:通過仿真工具(如ModelSim, VCS)對比設計模型與測試結果的一致性。
應用場景:
設計階段的RTL級驗證。
故障注入仿真(驗證測試向量的有效性)。
四、測試流程的關鍵步驟
可測試性設計(DFT, Design for Testability)
在芯片設計階段插入掃描鏈、BIST模塊等,提升測試覆蓋率。
測試向量生成
使用ATPG工具生成覆蓋目標故障的測試向量。
測試應用
在ATE(自動測試設備)上加載測試向量,執行測試并捕獲響應。
故障診斷
分析失效芯片的測試結果,定位故障位置(用于工藝改進或設計修正)。
五、挑戰與解決方案
1.測試覆蓋率與成本平衡
問題:10 0%覆蓋率不現實,且測試時間直接影響成本。
方案:使用故障壓縮技術(如XOR壓縮)、動態測試向量優化。
2.時序敏感電路測試
問題:高速電路中的延遲故障難以捕捉。
方案:采用At-Speed Testing(全速測試)和路徑延遲測試。
3.功耗與散熱
問題:測試時電路切換頻繁,導致瞬時功耗過高。
方案:低功耗掃描鏈設計、分時測試。
六、實際應用工具與標準
EDA工具:
ATPG:Synopsys TetraMAX, Mentor Graphics TestKompress。
DFT:Cadence Modus, Siemens Tessent。
測試標準:
IEEE 1149.1(JTAG邊界掃描)。
IEEE 1500(嵌入式核測試)。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