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溫測試?
三溫測試是指對芯片在三種不同溫度條件下(常溫、低溫、高溫)進行的性能測試,旨在全面評估芯片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具體包括:
常溫測試:在室溫(25℃左右)下進行,作為基準測試條件,評估芯片在正常工作環境下的性能表現。
低溫測試:在芯片的低工作溫度以下進行,一般為-40℃至0℃甚至更低,考驗芯片的低溫啟動能力和在寒冷條件下的穩定性。
高溫測試:在芯片的高工作溫度以上進行,一般為70℃至125℃甚至更高,加速芯片內部的物理和化學變化,暴露潛在的可靠性問題。
為什么在FT中進行三溫測試?
在FT階段引入三溫測試,主要基于以下關鍵需求:
1.捕捉溫度敏感性缺陷,提升測試覆蓋率
芯片在JI端溫度下易暴露常溫測試無法發現的隱性缺陷:高溫:漏電流增大、時序偏移、散熱失效、材料熱膨脹導致連接斷裂。低溫:材料脆化、電源啟動異常、時鐘抖動、晶體管閾值電壓漂移。
通過三溫測試可覆蓋更廣的失效模式,提高缺陷檢出率,避免客戶退貨風險。
2.驗證寬溫區可靠性,滿足嚴苛應用場景
行業標準要求:汽車電子(AEC-Q100)、工業設備等要求芯片支持-40℃~125℃甚至更寬溫度范圍。實際應用需求:如車規芯片需在發動機艙高溫(>85℃)或極寒地區(-40℃)穩定運行,三溫測試模擬真實環境,確保芯片全生命周期可靠性。
3.確定芯片工作溫度邊界,指導設計優化
通過測試芯片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的性能參數,如zui大頻率、功耗和信號完整性,來確定其有效工作范圍。識別溫度敏感參數,推動設計加固,例如增加溫度補償電路。
4.評估熱應力耐受性,預防早期失效
溫度循環測試:在FT中穿插高低溫快速切換,檢測芯片因材料熱膨脹系數差異導致的焊點開裂、分層等機械失效。加速老化測試:高溫環境下運行芯片,加速電遷移、氧化層退化等故障,預測長期可靠性。
5.優化量產良率與成本效益
篩選潛在缺陷:剔除因工藝波動(如金屬線寬偏差)導致溫漂超標的芯片,提升出廠良率。三溫方案以較低成本覆蓋主要失效模式,比較適合量產節奏,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
三溫測試的流程?
1.準備工作
確定溫度范圍:根據芯片規格確定測試的溫度范圍,通常三溫測試的溫度范圍為-40℃至125℃。
準備測試設備:準備好三溫測試機臺或儀器,一般包括恒溫槽、控溫器、溫度傳感器等設備。
2.設備連接及設置
設置溫度范圍:根據測試要求設置測試設備的溫度范圍,通常需要進行預熱操作以達到目標溫度。
校準溫度:使用溫度傳感器等設備對測試設備進行校準,確保溫度控制準確可靠。
連接芯片樣品:將芯片樣品放入測試設備中,并確保所有連接線路正確連接。
3.執行測試
冷啟動測試:將測試設備降溫至所需低溫,待溫度穩定后進行冷啟動測試,即在低溫環境下測試芯片性能。
穩定測試:在設備穩定后進行長時間的穩定測試,通常要持續幾小時,以驗證芯片在不同溫度下的穩定性。
熱啟動測試:將溫度調高至高溫范圍,進行熱啟動測試,驗證芯片在高溫環境下的性能。
循環測試:根據需要進行多次循環測試,以模擬芯片在實際使用環境中可能遇到的溫度變化。
4.測試結束
數據記錄與分析:記錄測試過程中的所有數據,包括芯片的性能參數、溫度變化等,并進行詳細分析。
結果判定:根據測試結果判定芯片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