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監測與工業質檢領域,化學需氧量(COD)檢測是衡量水質有機污染的核心指標,而消解環節作為檢測前處理的 “靈魂”,直接決定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COD 智能回流消解器以國標為根基,以創新為驅動,重新定義消解標準,為實驗室帶來高效、精準、安全的全新體驗。

作為《HJ828-2017》標準的忠實踐行者,COD 智能回流消解器從溫度、時間到試劑配比,全-方-位還原重鉻酸鹽法的嚴苛要求:
溫度控制:采用遠紅外黑晶面板加熱技術,溫度范圍覆蓋室溫至 350℃,精準控溫 ±1℃,確保消解液在 146℃(硫酸 - 水體系沸點)微沸回流 2 小時,讓有機物氧化無-死-角。
時間管理:0-999min 智能定時系統,一鍵鎖定消解時長,全程自動運行,徹-底告別傳統人工計時的誤差與疏漏。
反應容器:標配 250ml 平底錐形瓶與玻璃毛刺回流管,冷凝面積提升 30%,揮發損失率<1%,保障氧化反應完-全性。
無論是地表水的低濃度檢測,還是化工廢水的高負荷挑戰,儀器都能以標準化操作輸出可靠數據,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檢測相對偏差≤5%,工業廢水檢測偏差≤8%,用精準性守護每一份檢測報告的公信力。
面對環境監測站日均數十個樣品的檢測壓力,COD 智能回流消解器以 “批量處理 + 自動化” 破局效率瓶頸:
高通量設計:W108S/W112S 型號分別支持 8/12 個樣品同步消解,較傳統方法效率提升 2-3 倍。省級監測中心每日可輕松完成 60 個樣品前處理,讓大批量檢測從 “耗時工程” 變為 “日常操作”。
無人化流程:從加熱、回流到冷卻,全流程自動運行,搭配狀態指示燈(加熱紅燈、保溫綠燈),實時反饋進度,操作人員僅需 5 分鐘完成裝樣,其余時間可專注于數據分析或其他實驗,人均日產能提升 50% 以上。
數據互聯:支持 USB 數據導出與局域網傳輸,檢測數據可直接對接 LIMS 系統,打破實驗室信息孤島,為智慧化檢測體系提供底層支撐。

傳統消解場景中,自來水直冷的浪費、球形冷凝管的易堵、高溫操作的風險,始終是實驗室的痛點。COD 智能回流消解器以創新設計一一破解:
冷卻系統革命:“風冷 + 水冷” 復合模式替代傳統直冷,節水率高達 90%,單次消解僅耗水 5L(傳統需 80L),年省水量超 200 噸,相當于 100 戶家庭月用水量。封閉式水循環搭配玻璃毛刺回流管,冷凝效率提升 40%,杜絕球形管堵塞隱患。
安全防護升級:過熱自動斷電、漏電保護裝置、防燙外殼設計,構建三重安全防線;石墨烯加熱板表面光滑易清潔,避免試劑殘留腐蝕,降低操作失誤風險。即使是新手實驗員,也能從容應對強酸環境下的消解任務。
無論是江河湖泊的清澈守護,還是工業廢水的污染防控,COD 智能回流消解器皆能勝任:
環境監測:地表水、生活污水、醫院廢水的批量消解,為水質日報、污染源普查提供高效前處理支持。
工業質檢:化工、食品、醫藥行業廢水中有機物負荷檢測,助力企業優化處理工藝,嚴守環保排放紅線。
科研教學:高校實驗室的水質分析課程、科研項目的工藝驗證,標準化消解流程助力科研成果可重復、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