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用避難硐室防爆密閉門是煤礦井下避難硐室的重要安全設施,以下是其相關介紹:
門體:通常由向外開啟的兩道門構成。第一道為防護密閉門,門扇采用弧形結構,內焊接加強筋板,門扇內層護板為不銹鋼板面,中間夾有石棉保溫層,能承受較大的沖擊波。第二道為密閉門,兩側面板均采用不銹鋼材料,內焊接加強筋板,主要用于阻擋有毒有害氣體。
密封系統(tǒng):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門框四周密封槽內鑲有防火密封條,門扇四周帶有密封子口,有的還采用雙聯(lián)密封結構與整體成型工藝,配合航天密封材質,以確保無任何水氣滲漏。



鎖緊裝置: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內外有轉動手輪和多個鎖緊裝置,如齒輪連桿鎖緊機構等,可實現(xiàn)快速、可靠的鎖緊,保證門的密封性。
觀察窗:一般采用高強度鋼化玻璃構成,能夠抗擊一定強度的沖擊波,方便人員隨時觀察硐室內外情況。
其他部件:包括門樞(通常采用推力球軸承,方便開啟)、鉸鏈等,將門扇與門框相連接,使門能夠靈活轉動。
抗沖擊能力強:設計抗爆承壓能力一般為 0.6 - 1.0MPa,能有效抵抗井下爆炸發(fā)生時產(chǎn)生的沖擊波,保護硐室內人員和設備安全2。
密封性能好:采用多種密封措施,可有效隔絕有毒有害氣體、煙霧、水等,維持硐室內的安全環(huán)境。
開啟方便快捷:配置快開手柄等裝置,可內外同時操控,手動快開和快閉門機構便于人員快速、多次進入,并能迅速達到初始密閉狀態(tài),密封或關閉時間通常不大于 15S。
具備應急功能:部分防爆密閉門設有應急通道小門,可在大門意外被堵塞時供人員進出;還可能配備與外界溝通的設施,如防爆、密封的多通道動力電纜、通訊節(jié)點等。
防護性能多樣:除了抗爆、密封功能外,還具有一定的防水、隔熱、隔溫和降噪功能,能在多種災害場景下為人員提供保護。
當?shù)V井發(fā)生爆炸、火災、瓦斯突出等災害時,沖擊波和有毒有害氣體等會威脅到避難硐室內人員的安全。防爆密閉門通過其堅固的門體結構承受沖擊波的壓力,利用密封系統(tǒng)阻止有毒有害氣體、煙霧和水的侵入,為硐室內人員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生存空間。同時,觀察窗便于人員了解外部情況,應急通道和快速開啟裝置則為人員的緊急疏散或救援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