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本德(Eppendorf)移液器的校準步驟通常依據國際標準(如ISO 8655)進行,確保移液準確性和重復性。以下是標準的校準流程,適用于大多數型號(如Research® plus、Reference® 2、Xplorer® 等):
一、準備工作
所需材料:
蒸餾水(20–25°C)
高精度分析天平(讀數至少到 0.0001g)
移液器及相匹配吸頭
室溫濕度計
校準記錄表或軟件
校準支架(固定移液器,避免人為偏差)
環境要求:
室溫 20–25°C
穩定的無風稱重環境
器具無塵干燥、避免靜電干擾
二、校準步驟
1. 設置目標體積
設定移液器為要校準的體積(通常是最大量程、50%、最小量程),如 1000μL 移液器可校準 1000μL、500μL 和 100μL。
2. 預潤洗
吸排液3–5次,預潤洗吸頭,模擬正常操作狀態,消除誤差。
3. 吸液與稱重
將水吸入,垂直移液至稱量容器;
每次吸排動作一致,吸頭盡量靠容器壁排液;
每一體積至少重復5–10次,并記錄每次稱重質量。
4. 計算體積
使用公式將稱得的質量轉換為體積:
makefile復制編輯V = W / ρV:體積(μL)W:水的質量(mg)ρ:水的密度(mg/μL),20°C時約為 0.9982 mg/μL
5. 評估精度與誤差
計算以下指標:
系統誤差(準確性)
平均體積 - 設定體積隨機誤差(重復性)
標準偏差(SD)或變異系數(CV)
參考 ISO 8655 的允許誤差范圍判斷是否合格。
三、必要時調整
如果誤差超出標準,可以對部分型號進行手動或電子調整:
手動型號(如Research® plus):
使用出廠附帶的小校準工具(調節鑰匙);
打開校準口(通常在量程調節轉輪下方),順時針或逆時針微調;
重復校準流程驗證調整效果。
電子型號(如Xplorer):
進入系統設置 > 校準;
根據提示輸入體積和稱重結果;
系統自動修正體積參數。
四、校準頻率建議
日常實驗:每 3–6 個月校準一次
高精度需求實驗:每月校準或每批次實驗前后檢測
法規/審計要求:依據GMP或GLP文件設定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