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表面電阻率試驗機主要用于測量固體絕緣材料的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其測量范圍寬,通常為 1×10?~1×101?Ω,能適應從低電阻到超高電阻的不同材料測量需求。該設備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如四線法測量技術和三重屏蔽架構等,有效消除引線電阻、接觸電阻以及外界干擾的影響,提高測量精度和可靠性。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性能穩定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絕緣材料、半導體材料、電子電器等領域,是科研、生產、質量檢測中不缺的重要設備。
參數設置
電阻測量范圍及誤差 :一般電阻測量范圍為 1×10?~1×101?Ω,不同量程下的測量誤差有所不同,如在 1×10?~1×10?Ω 范圍內,誤差為 ±1%;在 1×1012~1×101?Ω 范圍內,誤差為 ±20%。
測試電壓 :測試電壓的范圍通常為 10V 至 1000V,常見的測試電壓包括 10V、50V、100V、250V、500V、1000V 等,可根據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測試要求進行選擇。例如,塑料薄膜可選用 100V,導電陶瓷可選用 500V 至 1000V,抗靜電材料可選用 10V 至 50V。
測試時間 :極化時間通常設為 60 秒,但對于高介電材料,可延長至 120 秒以上,以確保電荷分布平衡。
符合標準
體積表面電阻率試驗機的設計和測試依據多項國內外標準,如國家標準 GB/T 1410-2006/IEC 60093:1980《固體絕緣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試驗方法》,該標準詳細規定了測試方法、電極系統、測試條件等關鍵要素,確保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還符合 ASTM D257-99《絕緣材料的直流電阻或電導試驗方法》、FZ/T 64013-2008《靜電植絨毛絨》、SJ/10694-2006《電子產品制造與應用系統防靜電檢測通用規范》等標準,能夠滿足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測試需求。
工作原理
體積表面電阻率試驗機主要采用三電極法或四線法進行測量。三電極法通過使用環形電極和保護電極,能夠精準區分體積電流和表面電流,從而分別測量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有效避免了傳統兩電極法中體積電阻和表面電阻相互干擾的問題。四線法則是通過分離電流施加與電壓檢測回路,消除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的影響,外側電極施加恒定直流電壓,內側電極檢測實際作用電壓,高靈敏度電流計測量微弱電流,進而計算出材料的電阻率。
儀器操作過程
試樣準備 :對于固體材料,一般將其切割為 100×100mm 的方塊,厚度公差控制在 ±0.05mm;液體試樣則注入專用石英槽,確保無氣泡殘留。同時,需將試樣在 23℃±2℃、50% RH±5% 的條件下平衡 24 小時,以消除溫濕度歷史效應。
電極安裝 :使用氮氣吹掃清潔電極表面,對于硬質材料加壓 0.2N/mm2,軟材料加壓 0.5N/mm2,以確保良好的電接觸。對于特殊材料,如碳纖維復合材料,需施加 20N 的恒定壓力以消除層間氣隙;納米涂層材料則采用三軸微力傳感器控制接觸壓力在 0.02N 范圍內。
參數設置 :根據試樣特性和測試要求,在試驗機上設置相應的測試電壓、測量時間等參數。如選擇合適的測試電壓,對于不同的材料,測試電壓的選擇至關重要,塑料薄膜一般選用 100V,導電陶瓷選用 500V 至 1000V,抗靜電材料選用 10V 至 50V 等。
測試過程 :接通電源,啟動試驗機,儀器將根據預設的參數自動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自動量程切換功能可根據被測材料的電阻值自動選擇合適的量程,無需人工手動切換,提高測量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儀器采用屏蔽設計,有效減少外界電磁干擾,確保測試精度。
數據記錄與處理 :測試完成后,儀器會自動記錄測量數據,并可通過內部存儲器存儲或通過 USB 接口傳輸至計算機進行進一步分析。部分試驗機還具備自動計算電阻率的功能,方便用戶直接獲取測試結果。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