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氧化物(NO?)的來源和危害:
1.來源
鍋爐燃燒時,燃料中的氮與空氣中的氧在高溫下反應生成NO?(主要為NO和NO?)。
燃料類型(煤、天然氣、燃油)、燃燒溫度、過量空氣系數等直接影響NO?濃度。
2.危害
環境:形成酸雨、光化學煙霧。
健康:刺激呼吸系統,高濃度導致中毒。
法規限制:各國對鍋爐排放的NO?有嚴格標準(如中國《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71-2014)。
二、檢測方法
1. 在線監測(CEMS系統)
原理:通過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CEMS)實時測量NO?濃度,成本相對會較高一些。
常用技術:
化學發光法(CLD):NO與臭氧反應發光,檢測光強(高精度,適用于低濃度)。
紅外吸收法(NDIR):基于NO?對特定紅外波段的吸收。
電化學傳感器:便攜式設備,適用于現場檢測。
安裝位置:鍋爐煙道或排氣筒,需符合HJ 75-2017標準。
2.在線式檢測(氮氧化物氣體檢測系統HNAG6200-NOX-J),成本低。
檢測原理:電化學
2. 便攜式檢測儀
適用場景:定期巡檢、應急檢測或校準CEMS。
傳感器類型:
電化學傳感器(檢測NO、NO?)。
3..檢測標準與限值
中國標準
燃氣鍋爐:NO?排放限值≤150 mg/m3(新建鍋爐)。
燃煤鍋爐:NO?排放限值≤200~400 mg/m3(根據容量和地區不同)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