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入侵我國的一種外來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于北美溫帶地區。近年來,它廣泛入侵歐洲和東亞等地區,并在中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肆虐,造成嚴重的生態災害。
12月14日,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強勝教授團隊聯合美國、加拿大、德國的科研團隊,對來自471個樣點的2062份加拿大一枝黃花材料進行細胞地理學分析后,*揭示入侵我國泛濫生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之所以能夠從溫帶向赤道擴張,是由于耐熱性增強所導致的。這一成果近日由《生態學專論》在線發表。加拿大一枝黃花在原產地北美(a)和入侵地中國(b)的發生狀況對比,受訪者供圖。
強勝團隊研究發現,目前入侵我國且猖獗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全部是多倍體(細胞中含有3組或3組以上染色體的個體)。“如果環境溫度超過植物生長的適宜溫度,溫度脅迫會使植物細胞產生大量活性氧,進而對細胞大分子及細胞結構造成傷害,繼而抑制植物生長甚至導致植物死亡。”強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研究團隊利用原產地和入侵地二、四、六倍體6種地理細胞型樣本,分別在美國佐治亞和中國南京的同質園試驗,終發現一枝黃花多倍體的耐熱“招數”——多倍體通過抗氧化酶高效清除活性氧,而二倍體則更多地依賴產生抗氧化劑應對熱脅迫。
強勝說,在夏季高溫氣候條件下,加拿大一枝黃花二倍體會由于熱脅迫導致胚胎敗育,“花而不實”。但多倍體則可以耐受高溫,使胚胎正常發育產生可育的種子,還能主動將花期調整到溫度適宜的秋季,通過高溫避讓機制,在更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產生巨量的種子,隨風飄移,迅速擴散蔓延。
研究團隊深入研究發現,20℃—24℃等溫線是一枝黃花二倍體和多倍體的入侵范圍分化帶,適合加拿大一枝黃花多倍體生長的范圍,將隨變暖持續擴張。
此外,該研究還為我國加強外來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強勝建議,人工種植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通稱“黃鶯花”的鮮切花是二倍體,花農選擇二倍體種植的原因是開花早,鑒于它目前不會在24℃等溫線以南地區導致入侵,可以被允許種植。但是,在20℃等溫線以北的東北、華北北部、西北、西南以及其他有相似氣候的地區種植具有逃逸風險,應被嚴格禁止。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