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壁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信號感知、環境適應等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細胞壁的形成受復雜且精細的時空網絡調控,涉及到眾多的酶類、轉運蛋白和多種物質代謝及修飾過程。據日本學者報道,植物中有超過10%的基因參與到細胞壁相關代謝。禾谷類作物的細胞壁研究,尤其是次生細胞壁的研究對提升作物莖稈機械強度和培育抗倒伏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核苷糖是植物細胞壁多聚糖合成的活化底物,主要由核苷糖轉化酶催化形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差向異構酶基因(UDP-glucose 4-epimerase, UGE)是一類重要的核苷糖轉化酶,催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和尿苷二磷酸半乳糖的相互轉化,水稻中存在5個同源蛋白,包括1個葉綠體定位和4個胞質定位基因。葉綠體定位的UGE基因(PHD1)主要參與糖脂的生物合成以及光合膜的生物發生過程,而胞質定位的UGE基因的功能有待研究。
JIPB近日在線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萬建民院士團隊題為“BRITTLE PLANT1 is required for normal cell wall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編碼水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差向異構酶基因2(UGE2/BP1)突變導致水稻細胞壁組分發生改變,包括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Rhamnogalacturonan I)、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Homogalacturonan)和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在突變體中含量下降。另外,突變體中纖維素的含量也下降,進而導致次生細胞壁變薄,植株變脆。進一步研究發現UGE2/BP1可與同源蛋白UGE1、UGE4互作,并且與UDP半乳糖轉運子2(UGT2)和UDP半乳糖轉運子3(UGT3)也能發生互作,參與調控細胞壁組分的合成。
南京農業大學博士后張元燕為該論文的作者,王益華教授與王春明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作者,萬建民院士為通訊作者。華南農業大學吳藹民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博士后Carsten Rautengarten和Joshua L. Heazlewood教授也參與了此項研究。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江蘇省農業自主創新基金的資助。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