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菌種培養多管發酵法(MTF,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多管發酵法是根據大腸菌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特征,檢測水樣中大腸菌群的方法。多管發酵的大腸菌群陽性,如果在 44.5℃的培養基上進行 24h的培養,能釋放出熒光產物而使培養基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呈現熒光反應,此種方法即可檢測出樣本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具體步驟:取一定量水樣于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中進行初發酵實驗(推測實驗),再進行平板分離(證實實驗)復發酵實驗鑒定(完成實驗)。根據各稀釋度發酵的管數查zui可能數(mostprobable number,MPN)表,求得每 10mL 或每升水樣中的大腸菌群數 該法方法簡單,實驗的要求和成本低,但是該方法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擾而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2.濾膜法(MF,membrane filter)
濾膜法是目前zui為流行的檢測水中大腸桿菌群的方法。菌種培養濾膜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一定量的水體樣本注入 0.45μm的濾膜過濾,經過抽濾,水中的細菌則被留在濾膜上,將濾膜貼于品紅亞硫酸鈉培養基上培養 24h,溫度為恒溫 37℃,這使得菌群因發酵乳糖而使得濾膜,出現紫紅色,通過計算濾膜上的菌落進而計算出單位樣 本 中 的 大 腸 桿 菌 的 數 量。張 淑 蘭 等[1]用ISO9308-1 規定的濾膜法測定水中大腸桿菌回收率均值為 94.7% ,批內變異系數小于 0% ,檢出限為500mL 水樣可檢出 1 個 CFU。該方法費用較低、原理簡單、利于推廣,但檢測時間相對較長、步驟繁瑣、干擾因素多,不適于大量樣品的分析,無法滿足污染物品快速檢測需求。
3.平板計數法(plate count)
該方法是統計物品含菌數的有效方法,操作的順序是首先將樣本進行適當稀釋,使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單個細胞,取定量的稀釋液進行培養使其逐漸生長成肉眼可觀察的菌落,然后通過稀釋度和樣本數量來計算菌數。但是,由于待測樣品往往不宜*分散成單個細胞,所以,長成的一個單菌落也可能來自樣品中的 2~3或更多個細胞,菌種培養因此平板菌落計數的結果往往偏低。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