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意義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要求開展重點行業、城市、 區域三個層面的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建立碳監測技術方法和評估體系,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評估提供數據支撐。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明確目標:推進碳監測評估試點,補齊碳監測技術短板,積極開展其他履約監測。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以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為什么要進行碳監測?隨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逐年攀升,全球范圍內的氣候變暖,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掌握溫室氣體濃度水平及其變化趨勢很有必要。另一方面,為應對氣候變化,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國政府制定了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和目標。為評估政策有效性,國際上構建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核算體系,而碳監測是輔助核算體系的重要支撐。通過碳監測,服務國內減排控制,支持督促各層級落實減污降碳、源頭治理的要求。
CEMS-2000 A 為企業排口高精度“雙"碳監測而生
企業生產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性質的CO和引起溫室效應的CO2等廢氣,因此重點行業的碳排放源監測也成為碳減排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順時而動,應勢而為,為更好助力“碳減排"工作,專注于氣污染源固定排口監測的CEMS系列再次研創新品!CEMS-2000 A 碳排放連續在線監測系統,單臺設備就可實現CO、CO2同步監測!

三“高"特性 讓看不見的“碳"無處可逃
更高可靠性:基于NDIR技術,可實現高精度CO、CO2等氣體檢測;壽命長,核心部件可達5年,綜合使用成本低。
更高測量精度:零點校準和量程點較準;具備自動零點較準功能,可自動糾正零點偏差,校準周期視情況可靈活調整。
更高智能化:觸摸屏一手掌控;自動監測、校準、診斷報警功能;二級密碼權限,軟件現場升級功能。
“雙"碳“同"測 延展碳排放監測應用
非分散紅外吸收光譜法 更精準的國標檢測技術系統原理:系統采用NDIR測量樣氣中的CO、CO2濃度,采用電化學法測量O2。核心分析單元主要由紅外光源、氣體室、檢測器及濾光片組成。紅外光源發射出紅外光,入射到樣氣氣體室內,被充分吸收后,紅外檢測器接收剩余的紅外光能量,產生相應的信號,再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濾波、線性修正等處理,計算得出樣氣中的CO和CO2濃度。

應用領域 涉獵更廣的碳排放監測試點行業火電、鋼鐵、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開采、廢棄物處理等碳排放監測試點行業。
知識補給站
碳監測主要監測對象有哪些?碳監測的主要對象為《京都議定書》和《多哈修正案》中規定控制的7種人為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N2O)、氫氟化碳(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碳排放監測包括哪些?碳排放監測是碳排放核算體系的重要技術支撐,從源和匯的角度,碳排放監測包括了排放源監測、環境濃度監測和碳匯監測。
碳排放源監測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種是核算法,根據煤炭等燃料的使用量多少,來推測出碳排放量;第二種是在線監測法(也稱CEMS),指對大氣污染源排放的氣態污染物濃度和排放總量連續監測,并將信息實時傳輸到主管部門的裝置。新品CEMS-2000 A 就是第二種方法!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