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溫度計
電阻溫度計
電阻溫度計
利用導體電阻隨溫度變化而改變的性質而制成的測溫裝置。通常是把純鉑細絲繞在云母或陶瓷架上,防止鉑絲在冷卻收縮時產生過度的應變。在某些特殊情況里,可將金屬絲繞在待測溫度的物質上,或裝入被測物質中。在測極低溫的范圍時,亦可將碳質小電阻或滲有砷的鍺晶體,封入充滿氦氣的管中。將鉑絲線圈接入惠斯通電橋的一條臂,另一條臂用一可變電阻與兩個假負載電阻,來抵償測量線圈的導線的溫度效應。電阻將按下列公式隨溫度發生變化:
R=R0(1+aθ)
式中R是θ℃的電阻,R0是0℃時的電阻,a是常數。比較的式子是:
R=R0(l+aθ+bθ2)
式中b是第二個常數。電阻溫度計在-260℃~+1200℃范圍內,可作極的測定。它適用范圍廣,遠遠超出水銀溫度計。可作測溫的標準。
電阻溫度計
根據導體電阻隨溫度而變化的規律來測量溫度的溫度計。zui常用的電阻溫度計都采用金屬絲繞制成的感溫元件,主要有鉑和銅,在低溫下還有碳、鍺和銠鐵。精密的鉑[1]是目前zui的溫度計,溫度覆蓋范圍約為14~903K,其誤差可低到萬分之一攝氏度,它是能復現實用溫標的基準溫度計。我國還用一等和二等標準鉑來傳遞溫標,用它作標準來檢定水銀溫度計和其他類型的溫度計。分為金屬和半導體,都是根據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這一特性制成的。金屬溫度計主要有用鉑、金、銅、鎳等純金屬的及銠鐵、磷青銅合金的;半導體溫度計主要用碳、鍺等。使用方便可靠,已廣泛應用。它的測量范圍為-260℃至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