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孔實驗即五選擇連續反應時間任務(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5-CSRTT)是大家所知的的用于檢測嚙齒動物持續性主動注意力的行為檢測方法。注意力缺陷經常發生在包括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病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神經精神疾病中,因此,提升注意力被認為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要治療策略之一[1]
2023年9月鮑金豪,常海霞等科研人員在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23年9月第37卷第9期( Chin J Pharmacol Toxicol,Vol 37,No 9,Sep 2023)上發表了以5孔實驗為模型的藥物研究文章《用五選擇連續反應時間任務模型評價kafeiyin和鹽酸羥哌吡酮對大鼠注意力、行為控制和反應速度的調節作用》。
實驗方法如下:
首先對大鼠進行五孔實驗方法訓練,直到所有未被淘汰的大鼠在參數SD(信號期)=1 s,LH(限定期)=5 s,ITI(間隔期)=5 s下的行為測試中連續3天的準確率無顯著差異后進行下一階段。
接下去進行藥物干預5-CSRTT大鼠行為試驗,將大鼠隨機均衡分為模型對照組(雙蒸水)和給藥(CAF或YL-0919)組進行五孔實驗。他們觀察和記錄實驗指標,包括注意力評價指標(準確率、正確次數、錯誤次數和遺漏次數);行為控制評價指標(沖動次數和固執次數);反應速度評價指標(平均正確潛伏期和平均攝食潛伏期)。[1]
經過多輪對不同濃度給藥實驗,鮑金豪等科研人員得出結論:CAF 和 YL-0919 在5-CSRTT 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特點,YL-0919 可提高正常 SD 大鼠的注意力,表現為減少大鼠在5-CSRTT 中的錯誤次數,提高準確率,且不影響大鼠的行為控制和反應速度;CAF 可降低大鼠注意力并減弱行為控制能力,表現為減少正確次數,降低準確率并增加沖動次數。[1]
文獻資料:
[1]:《用五選擇連續反應時間任務模型評價kafeiyin和鹽酸羥哌吡酮對大鼠注意力、行為控制和反應速度的調節作用》,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23年9月第37卷第9期( Chin J Pharmacol Toxicol,Vol 37,No 9,Sep 2023)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