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合肥森譜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原理與應用綜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原理與應用綜述
一、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基于原子吸收光譜原理的分析儀器。其工作原理主要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樣品原子化:首先將待分析的樣品轉化為溶液,并以霧狀形式引入原子化器,使樣品中的元素原子化。
特征譜線吸收:當具有與被測元素相同吸收波長的光源發射的特征譜線穿過基態原子蒸氣時,由于基態原子的吸收,光能被減弱。
吸光度與元素濃度關系:衰減程度(吸光度)與基態原子數(元素濃度)之間的關系遵循朗伯-比爾定律。
信號轉換與顯示:被基態原子吸收后的譜線經分光系統分光后,由檢測器接收,轉換為電信號,再經放大器放大,由顯示系統顯示為吸光度或光譜圖。
二、應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具有高靈敏度、精確性和選擇性,廣泛應用于以下領域:
環境監測:用于檢測大氣和水體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
食品安全:檢測食品中的有毒金屬元素,如鉛、汞等,確保食品安全。
生物醫學:分析生物樣品中的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用于臨床診斷和營養學研究。
冶金:分析金屬材料中的元素成分,如鋁合金的銅、鐵成分含量。
其他領域:如地質勘探、農業、化工等領域,都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身影。
綜上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多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科研和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