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普|動物眼部解剖結構圖文詳解

動物的眼部,包括眼球、眼球外及附屬結構。眼球的基本結構由最外層的纖維膜(包括角膜和鞏膜),中間層的血管膜,最內層的神經外胚葉層(視網膜和視神經),以及眼內容物(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

■動物眼球的三層結構圖

一
眼球外層
眼球最外層為堅實、緊致的彈性纖維膜,包括角膜和鞏膜。
1.角膜 (Cornea)
角膜是動物眼睛最前端透明、稍突出的圓盤狀薄膜部分,中間薄,邊緣厚,沒有任何血管,當角膜發炎時角膜上會有新生血管生成。

■角膜橫斷面
角膜細胞分為五層,由前向后依次為:上皮細胞層(epithelium)、基底膜(lbasement membrane膜)、基質層(stroma)、后彈力層(lamina elastica porterior又稱Descemet膜)、內皮細胞層(endothelium)。

■鞏膜的各部分圖
鞏膜是眼球的外膜,是一層堅韌且不透明的薄膜,俗稱“眼白"的部分。
二
眼球中層
眼球中層為血管膜(Vascular layer),又稱葡萄膜層(Uveal layer),為高度血管化結構,由虹膜(Iris)、睫狀體(Ciliarybody)、脈絡膜(Choroid)構成。
虹膜為肉眼可見眼睛中有顏色的部分,開口處為瞳孔,虹膜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過改變瞳孔大小,調節眼內入光量。虹膜具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受到外傷容易發生眼內出血癥狀。
虹膜的呈現的顏色,由虹膜基質和上皮中色素量的差異造成。棕色虹膜含有較多的色素,藍色虹膜含有色素較少。

■睫狀體的各部分圖
睫狀體位于虹膜后方,截面呈三角形,前面與鞏膜根部連接,一邊與玻璃體連接。睫狀體的功能是產生房水,并以舒張和收縮來調節眼的屈光能力。
脈絡膜為深棕色血管層,位于鞏膜及視網膜之間,富含大量血管和色素顆粒,為視網膜供應養分。
三
眼球內層
眼球內層為神經性膜,包括視網膜、明毯。
視網膜屬于神經末梢組織,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由外向內分別由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感光細胞 (視桿細胞、視錐細胞,這兩種細胞為光接收器)、雙極細胞、水平細胞、穆勒氏細胞、無長突細胞、神經節細胞構成。
從組織學角度劃分,由外向內分別為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光感受器層、外界膜、外核層、外網狀層、內校層、內網狀層、神經節細胞層、神經纖維層、內界膜。
又稱“脈絡膜毯",該組織存在于人類以外的諸多脊椎動物的眼球中,在視神經乳頭上方,是脈絡膜上可反光的結構,呈薄膜狀。該組織可將可見光反射給視網膜,增強視網膜對光線的吸收,提高動物的夜視能力。
四
眼內容物
眼球內部有許多不同性質的透明結構,包括房水、晶狀體、玻璃體。三者均透明又有一定屈光指數,是光線進入眼內到達視網膜的通路,與角膜共同構成眼的屈光系統。
■房水的循環圖
房水的生成和排出的動態平衡是維持眼壓的重要方式。如果房水的產生與排出失衡,無法正常排出房水,就會造成眼內壓(IOP)升高,從而引起青光眼;如果房角結構或角度大小發生改變,造成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就會造成眼內壓升高,從而引發青光眼。
晶狀體的作用是曲光,由透明的蛋白纖維構成,位于虹膜后方,由晶狀體懸韌帶與睫狀體相連。白內障是晶狀體蛋白質發生變性,從而使晶狀體變得渾濁不透明。
玻璃體是眼球內最-大的構造物(約占總體積的80%),富含透光的膠質體,內含大量稀釋的鹽類、蛋白質及玻璃樣酸,不含血管。玻璃體最-大的作用是幫助支撐視網膜附著。
五
眼球外及附屬結構

■犬貓眼睛正面圖
容納眼球的腔室,內含豐富的脂肪,有減輕眼球震動及保護眼球的作用。
俗稱眼皮,分為上下眼瞼,可分泌淚膜,具有潤滑眼瞼與角膜的功能。眼瞼疾病一般有眼瞼炎癥、內瞼腺炎、外瞼腺炎。
位于眼瞼邊緣,可將異物擋在眼外,避免眼球損傷。雙行或異生的瞼睫毛會接觸眼角膜,造成刺激性流淚。
淚膜可保護角膜,為角膜供給營養,如果淚膜產生異常會造成干眼癥。缺乏淚膜容易引起角膜損傷。淚膜主要分為脂質層、水樣層、黏液層。
眼球上方外側有淚腺,負責分泌淚液,經過內眥附近上下淚點進入淚小管及淚囊,再由鼻腔內鼻淚管排出。
眼結膜是一種薄且透明的黏膜,因為富含血管又具延展性,可以用來修補角膜的缺損,也是淋巴細胞的儲存池,用以應付眼球的免疫反應。眼結膜可分為瞼結膜和球結膜。
第三眼瞼又稱瞬膜,是位于內眥的可移動性結構,由結膜組織所覆蓋,內有一個T形透明軟骨及結締組織。■仁山BeneMount動物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