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品牌分類
-
表面振動壓實儀 粗粒土大型擊實儀 全套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儀器 全套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儀器設備 砼攪拌站試驗儀器設備 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儀器配置 商混站檢測儀器 砼攪拌站試驗儀器 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儀器 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儀器 商砼攪拌站試驗儀器 混凝土實驗檢測儀器 混凝土攪拌站實驗室儀器 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檢測儀器 商砼攪拌站試驗檢測儀器 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檢測儀器 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實驗室儀器 混凝土攪拌站實驗室儀器設備河北廠家直銷 攪拌站試驗儀器設備 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儀器設備 自動調壓混凝土抗滲儀 養護室設備 200噸全自動壓力機 養護室架子 水泥膠砂實臺 路面材料強度試驗儀 電動數顯低溫柔度試驗儀 混凝土雙臥軸式攪拌機 水泥快速養護箱 石膏松散容重測定儀 混凝土標準養護箱 混凝土單臥軸攪拌機 振動壓實成型機 200噸數顯壓力機 標準振篩機
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1 駐地建設: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1.1 以標段為單位集中設置。項目部進場后應立即進行現場考察,收集氣象、水文及地質等資料,結合工程的主要分項及特點,調查沿線料源的分布和交通條件,落實水穩(級配碎石)拌和場以及瀝青砼拌和場的具體位置、占地面積、平面布置以及變壓器的安裝位置等工作。
1.2 路面施工駐地建設應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合理布局,規范管理。
(1)項目部應建造現場辦公室、會議室、試驗室和供所有人員使用的住房和生活區,并按照合同要求設置機構,制訂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
(2)項目部應嚴格履約,主要人員的資質、數量應與投標承諾相一致,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執業資格。項目、總工、試驗室主任等主要管理人員應保持穩定,若需更換,應按規定程序報建設單位批準。
(3)項目部應配置與工程規模相適應的現場辦公設備(包括滿足工程信息化管理所需的網絡、通訊等設備)、測量儀器、試驗儀器設備和交通工具。
(4)工地中心試驗室應設置在瀝青混合料拌和場附近,并應在水泥穩定碎石拌和場及石料破碎場建立分部試驗室。試驗室面積和儀器設備的配置、安裝調試應符合使用要求和相關規定。
(5)生產、生活營地的消防、安全設施應齊全到位,并做好臨時雨水、污水排放以及垃圾處理,以防止污染環境。工程交工后,除非另有協議,項目部應自費恢復駐地原貌,并經監理組驗收合格。
2 拌和站: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2.1 水穩拌和站面積不宜小于20000㎡,瀝青拌和站面積不宜小于30000㎡,拌和站應滿足10天連續生產需要。拌和站施行封閉式掛歷,拌和站區合理劃分為生活區、拌和作業區、石料堆放區、材料庫及運輸車輛停放區。
2.2 拌和站場地處理:
(1)拌和站的所有場地及進出場道路須進行砼硬化處理,要求使用15cm厚水泥穩定碎石墊層,20cm厚的C20砼作為面層。水穩拌合站場地硬化可先處理地基后用厚度不小于20cm的水穩材料硬化。
(2)場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則進行,排水坡度不應小于1.5%,場地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排水溝底面采用M7.5砂漿進行抹面。同時在場地外側合適的位置設置沉砂井及污水過濾池,嚴禁將場內生產廢水直接排放。
(3)拌和站應采用封閉式管理,四周設置圍墻,進出場設置大門。
2.3 拌和能力: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1)水穩/級配碎石拌和采用強制式拌和機,配置四個集料倉和一個水泥倉,料倉之間隔板高度不小于50cm,自動補水器加水,拌和機性能應保持良好,其能力不低于400t/h。
(2)瀝青混合料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拌和,配備計算機及打印設備,施工SUP路面時需配置纖維添加裝置。冷料倉的數量滿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個,料倉之間隔板高度不小于50cm,拌和機性能應保持良好,其能力應符合投標時的承諾,并不低于240t/h。
(3)拌和站的計量設備通過有關部門標定后方可投入生產,使用過程中應不定期進行復檢,確保計量準確。
1-冷料倉及配料輸送裝置;2-冷骨料干燥滾筒;3-熱骨料提升機;4-熱骨料篩分、儲存及稱量裝置;5-礦粉儲倉;6-瀝青供給系統;7-攪拌裝置;8-成品料儲倉;9-除塵裝置;10-電腦控制裝置圖6.1間歇式瀝青拌和機
2.4 水泥/礦粉庫房: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1)項目部原則上應使用散裝水泥/礦粉,在不具備使用散裝水泥/礦粉的情況下使用袋裝水泥/礦粉,應建造庫房存放。
(2)水泥/礦粉庫房原則上采用鋼材、磚石等材料搭設,周圍封閉,頂蓬為石棉瓦或油毛氈等防水耐曬材料,四周做好排水溝,確保庫房不漏水。
(3)庫房盡量靠近拌和樓,地面采用C15砼進行硬化,上鋪2層油氈,然后利用方木或磚砌上搭5cm木板,鋪設油氈,使水泥/礦粉儲存離地30cm以上。各個分區的水泥/礦粉存放應遠離四周墻體30cm以上。
(4)不同品種、不同批次、不同生產日期的水泥/礦粉應分區堆放,并根據不同的檢驗狀態和結果采用統一的材料標識牌進行標識;庫房應設置進庫門和出庫門,確保水泥/礦粉的正常循環使用。
(5)水泥/礦粉庫房內應建立詳細的調撥臺帳,使物資的使用具有可追溯性。
(6)使用散裝水泥/礦粉的拌和站,要設水泥/礦粉儲存罐,根據用量選定儲罐容量,配合電腦自動輸出。
2.5 堆料場: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1)堆料場地應按照后高前低的原則進行硬化,并設置排水溝,以利于料倉排水順暢。場內道路也應硬化處理,防止集料二次污染。
(2)集料應統一規劃,分批堆放,不同料源、不同規格的材料嚴格分開存放,并設置高度不低于1.5m的圬工分隔墻。
(3)集料進場應分層堆放,并控制每層集料的堆垛高度。底部卸料按圖6.3a)所示斜堆,頂部卸料圖6.3b)所示平堆。上料時,裝載機應從底部按順序豎直裝料,減小集料離析。
(4)瀝青結構層所用粗集料宜搭設遮雨棚,路面細集料必須搭設遮雨棚,遮雨棚應采用鋼結構,面積應滿足工程需要。
(5)所有集料分批驗收,驗收合格的的材料方可進場。
(6)應嚴格按照規定對現場材料進行標識,標識內容應包括材料名稱、產地、規格型號、生產日期、出產批號、進場日期、檢驗狀態、進場數量、使用單位等,標識版面尺寸為0.6m×0.5m,詳見附件4。
3 標識及安全文明施工: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3.1 拌和站內各區域應按不同功能進行明確界線標識。
3.2 場內相應位置設場地平面布置圖、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質量管理網絡、文明施工告示牌。設置宣傳欄(牌)、標語條幅等,宣傳和反映本項目建設動態和形像。
3.3 拌和區必須掛設配合比標識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牌;在拌和樓下醒目位置設置“施工重地,注意安全”警示牌等。
3.4 各種存料區設置分區標識牌,各種材料設置材料標識牌。
3.5 辦公生活區及運輸通道等根據現場情況設置規范、醒目的相關標志標識。
3.6 配電房(室)、變壓器等固定電力設備均設安全防護屏障或網柵圍欄,高度不低于2.5m,應設置明顯的禁止、警告標志。
3.7 電纜架設宜采用電纜溝,如采用架空敷設,架空線路的低點距地面垂直距離不小于3.5m,需穿越施工便道或場地時亦可采用從硬化地面下預埋鋼管穿過,電纜敷設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并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
3.8 施工用電實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方式,各工點的配電箱一律采用鋼制標準配電箱,堅持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嚴禁一個開關直接控制兩臺及以上的用電設備。移動式配電箱底面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0.6m,固定式配電箱底面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1.3m,所有室外配電(開關)箱均應做好防雨設施。
3.9 夜間施工時,現場應設置滿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設施。
3.10 辦公生活生產區域內消防設施配備齊全到位。
3.11拌和機與儲油罐附近必須配備4~6套滅火器和消防砂箱(0.5m3)1個。
3.12拌和站須制定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規章制度,每次瀝青混凝土拌和作業完成后,及時清洗機具,清理現場,做到場地整潔。并做好瀝青混凝土生產故障應急預案。
混凝土拌和站標準化建設:
1 場地選址: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1.1 以標段為單位集中設置、也可以相鄰標段聯合設置,集中拌和;拌和站應盡量靠近主體工程施工部位,減少混凝土運輸距離。
1.2 拌和站周圍必須有滿足施工需要的水源,且遠離居民區。
2 場地布置:路面拌和站建設標準化
2.1 拌和站面積根據拌和站規模確定,且必須滿足材料存放和節間備料的需要,宜不小于表2-1。
2.2 合理布置拌和站攪拌機組、砂石料場、水泥庫房、試驗室(含標養室)、辦公室以及職工宿舍等的平面位置。拌和樓的辦公區及生活區應同其他區用磚墻等隔離開。
2.3 拌和站必須設避雷針,數量滿足覆蓋整個攪拌站;同時設置不少于1處的安全標語,攪拌主機立柱粘貼反光紙。
獻縣信達公路橋梁工程試驗儀器廠同時供應生產:SCM-200型雙端面磨平機、DYE-300數字式壓力試驗機、1米混凝土振動臺、YH-40B/60B/90B型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混凝土切片機、混凝土磨平機、DYE-300S全自動抗折抗壓試驗機、水泥膠砂振實臺、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儀器、混凝土單臥軸式攪拌機、混凝土抗滲儀、混凝土標準養護箱、水泥標準養護箱低溫試驗箱、恒溫恒濕養護箱、F101-1干燥箱等試驗儀器。混凝土壓力試驗機混凝土標準養護室、混凝土抗滲儀DYE-300電腦恒應力壓力試驗機水泥膠砂攪拌機、混凝土雙臥軸式攪拌機、混凝土單臥軸攪拌機、NJ-160型水泥凈漿攪拌機、電動擊實儀、混凝土鉆孔取芯機、混凝土振動臺、混凝土貫入阻力儀、鼓風干燥箱、水泥快速養護箱、 混凝土加速養護箱、混凝土動彈模量測定儀、混凝土含氣量測定儀、混凝土壓力泌水儀、水泥膠砂攪拌機、水泥凈漿攪拌機、水泥膠砂振實臺、原子吸收光譜儀、火焰光度計等試驗儀器,水泥試驗儀器,瀝青檢測儀器,公路橋梁儀器,同時可為用戶組建成套實驗室,所售儀器均保修一年,終身維修,歡迎新老用戶與選購。獻縣信達公路橋梁工程試驗儀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