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風機的工作原理和發展史
高壓風機的工作原理在設計條件下,風壓為30kPa~200KPa或壓縮比e=1.3~3的風機就屬于高壓風機范疇,目前行業內一般是把氣環式真空泵劃歸為高壓風機。高壓風機,也叫高壓鼓風機,區別于一般離心式鼓風機 風機。
工作原理
當葉輪轉動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風向標促使氣體向前向外運動,高壓風機從而形成一系列螺旋狀的運動。葉輪刀片之間的空氣呈螺旋狀加速旋轉并將泵體之外的氣體擠入(由吸氣口吸入)側槽,當它進入側通道以后,氣體被壓縮,然后又回復到葉輪刀片間再次加速旋轉。當空氣沿著一條螺旋形軌道穿過葉輪和側槽時,每個葉輪片增加了壓縮和加速的程度,隨著旋轉的進行,氣體的動能增加,使得沿側通道通過的氣體壓力進一步增加。當空氣到達側槽與排放法蘭的連接點,氣體即被擠出葉片并通過出口消聲器排出泵體。
高壓風機的發展歷史風機已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在公元前許多年就已制造出簡單的高壓風機木制礱谷風車,它的作用原理與現代離心風機基本相同。1862年,英國的圭貝爾發明離心風機,其葉輪、機殼為同心圓型,機殼用磚制,木制葉輪采用后向直葉片,效率僅為40%左右,主要用于礦山通風。1880年,人們設計出用于礦井排送風的蝸形機殼,和后向彎曲葉片的離心風機,結構已比較完善了。 1892年法國研制成橫流風機;1898年,愛爾蘭人設計出前向葉片的西羅柯式離心風機,并為各國所廣泛采用;19世紀,軸流風機已應用于礦井通風和冶金工業的鼓風,但其壓力僅為100~300帕,效率僅為15~25%,直到二十世紀40年代以后才得到較快的發展。離心風機工作時,動力機(主要是電動機)驅動葉輪在蝸形機殼內旋轉,空氣經吸氣口從葉輪中心處吸入。由于葉片對氣體的動力作用,氣體壓力和速度得以提高,并在離心力作用下沿著葉道甩向機殼,從排氣口排出。因氣體在葉輪內的流動主要是在徑向平面內,故又稱徑流風機。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不滿足于離心風泵的壓力及風量要求,并且,離心風泵的噪音也愈發成為工廠內部比較頭疼的事。所以,日本首先推出全封閉式測流式風機,也就是如今的高壓風機(旋渦式真空泵)。此風機以其精小的外觀和噪音,滿足了當時社會對高壓風機的需求。后來,相繼對此風機進行升級,先后發展至單段,雙段,三段葉輪的高壓風機,并將高壓風機的壓力一度刷新至230kpa,但這只作為風機的極限壓力。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外有:NASH-ELMO,FPZ, ENERGY, BUSCH, TEAKOR,FUJI等。1988年,風機技術引進德國西門子,創造出如今的高壓風機,高壓鼓風機很快在國內掀起了風機環保高潮,以其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合理的產品價格,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贏得了國內國外眾多企業的信賴,成為眾多大型企業用品。高壓風機的應用已經得到了普及,它廣泛應用于工農業方面,涵蓋基礎建設、環保行業,汽車工業、電鍍工業,水產養殖業,工業集塵折疊編輯本段部件
配管管子套入出入風口時,請保持中心一致,不可在勉強情形下連接。高壓風機通道軟管(ducthose)如使用防震接頭等,可簡易地連接且能防止震動之傳道。管子重量請不要直接加在高壓風機之凸緣面上,以防止變形。道引熱風時,請以撓性接頭,避免受熱膨脹影響。避免突然縮小、擴大或彎曲等,使得流體效率不良。配線1、電源請使用定格電壓之定格周波數(標簽上之記載值),且按配線圖裝配正確之線路。2、電壓之變動應于定格電壓的正負 5%之內。(10%亦可使用,但是長時間電壓變動大時,易造成故障,能避免。)3、由于鼓風機無過熱負載保護裝置,無法經常監控鼓風機之熱度,故請安裝相同馬力之過負載保護電磁開關。并調整與銘板值相同以下之安全電流。4、依據馬達之馬力及電氣工事方式,選擇標準的配線。歐盟可參考的安全資訊為:EN60034,EN60204-1,EN294,IEE配線法規。特定的工業及國家有進一步的安全要求,請咨詢他們的貿易及安規單位。5、確認回轉方向:配線完成后,將開關開一下(瞬間)以確認其回轉方向及有無雜音。回轉方向如鼓風機上箭頭表示。如回轉方向不正確,吸風與送風順序會顛倒,為三相者,將三條外接電線中任意二條調換。6、接地為防止漏電時發生事故,請裝設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