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懸浮物超標的原因及對策
閱讀:966 發布時間:2023-9-8
雖然SS相對而言不被視為主要的出水控制指標,但是一旦出現異常,一方面難免會被問責,另一方面這往往是生化系統出現異常的信號,因此運營人員不得不給予充分的重視并知其原理以及對策。
要搞清楚SS超標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其來源。出水懸浮物的來源幾乎只有一個,那就是活性污泥,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進水中的固體懸浮物在預處理階段已經消除殆盡,預處理之后處理的主要是溶解性污染物,只有活性污泥會產生懸浮物。有了這一認知,就可以進一步知道SS超標問題出在活性污泥上,而在整個工藝鏈中涉及活性污泥的主要有兩個環節,一是活性污泥發揮作用的好氧池,二是分離活性污泥的二沉池,而工程經驗中,造成出水SS超標的原因也都出現在這兩個環節。這個階段造成出水SS超標的原因主要在于活性污泥的性能發生異常,主要表現為活性變差、沉降性能變差、菌膠團破摔,有大量微小的懸浮顆粒散逸出來,且無法在二沉池沉降,最終導致出水SS異常。也就是說只要誘發污泥出現上述現象,就有可能導致出水SS超標。常見的情況有:污泥中毒死亡后,一方面,菌膠團會散逸出微小絮體,另一方面,活性污泥失去活性,有機物得不到去除,這會導致出水水質渾濁。與之伴隨的會出現二沉池飄泥、污泥上浮、泡沫等現象。這種情況的對策是:在生物處理系統出現中毒癥狀后,首先應通過現象觀察,借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中毒的原因,對癥下藥,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污泥老化一旦發生會導致污泥無機化程度會變高、凝聚性變差、污泥絮團松散變大、液面有細小浮渣、沉降速率變慢,最終影響出水水質。這種情況的對策是:我們要經常確認當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污泥濃度之間的關系,通過食微比的確認,間接指導活性污泥排泥流量的控制。對曝氣量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過曝氣,將曝氣池出口的DO濃度控制在2.5mg/L左右即可。避免低負荷運行狀態的出現,從而規避活性污泥老化的發生。污泥膨脹后,污泥結構會變松散,體積增大、上浮,難于沉降分離,最終影響出水水質。這種情況的對策是:①臨時控制:用于臨時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脹,防止污泥流失,包括污泥助沉法和滅菌。助沉法一般是向膨脹的污泥中加入助凝劑。滅菌是向污泥中投加化學藥劑以殺滅絲狀菌,從而控其膨脹。②工藝調節控制:用于運行控制不當造成的污泥膨脹。例如DO太低造成的,可以增加供氣;PH過低造成的,可以調節水質或加強廢水排放管理;由于營養物質缺乏造成的,可以投加營養物;由于F/M過低造成的,可以在不降低處理功能的前提下,適當提高F/M。③永jiu性控制:對現有處理工藝進行改造,或在設計新廠時候予以充分考慮,使得污泥膨脹不發生,以防為主。常用的措施是在曝氣池前端安裝生物選擇器,通過生物選擇器對微生物的選擇培養,使得系統內只允許菌膠團細菌增殖,而絲狀菌不能大量繁殖。好氧段曝氣過量,一方面會將污泥打碎,產生微小顆粒,另一方面會使混合液中含有大量的微小氣泡,含有氣泡和微小顆粒的混合液進入二沉池后,氣泡會使顆粒物浮在水面難以沉降,最終影響出水水質。這種情況的對策是:根據負荷調整曝氣量,控制在2~4mg/L,負荷低時可控制在1~2mg/L。前述好氧池異常中講的情況,只要發生,不管二沉池本身是否異常,都會導致出水SS異常;而在好氧池中活性污泥正常的情況下,二沉池存在問題也會導致出水SS異常,常見情況有: 進水量突然增加,會使二沉池表面水力負荷升高,導致上升流速加大、影響活性污泥的正常沉降,水流夾帶污泥碎片經出水堰溢出,影響出水水質。這種情況的對策是: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使進水盡可能均衡。當溫度、光照等環境因素較穩定維持時,二沉池的溢流堰以及出水集水槽內容易附著藻類,水流過程中,脫離的藻類會裹挾其中。刮吸泥機出現不可見故障時,會造成局部的污泥長期停留在二沉池,最終腐化解體,形成細微顆粒飄散在水中。這種情況的對策是:及時修理刮吸泥機,使其恢復正常工作狀態。混合液浸入二沉池后,污泥停留時間過長,會發生腐化解體,進而產生細小顆粒隨水流溢出。這種情況的對策是:加大回流污泥量,縮短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時間。如果好氧池發生硝化反應,且在污水進入二沉池后停留時間較長,二沉池容易發生反硝化脫氮反應,氮氣攜帶細小污泥上浮。這種情況的對策是:一方面是加大污泥回流量、縮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另一方面是控制曝氣池末端的DO值,避免混合液在二沉池形成缺氧環境。二沉池的穩定運行首先建立在合理的設計上。我們知道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離,利用的是污泥的自然沉降性能,這個過程一方面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另一方面是需要足夠的場地。如果設計過程中為了節省場地而選擇了過短的停留時間或者過高的表面負荷,沉淀效果就會變差,最終影響出水水質。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醴陵市|
获嘉县|
石城县|
宁津县|
泰和县|
淅川县|
泽库县|
乐清市|
浙江省|
团风县|
中牟县|
锡林浩特市|
利辛县|
聊城市|
屯门区|
平塘县|
汉中市|
泰宁县|
滕州市|
兴隆县|
山东省|
屏山县|
湘阴县|
陕西省|
论坛|
涡阳县|
英吉沙县|
朝阳区|
襄垣县|
阳高县|
天全县|
称多县|
读书|
和林格尔县|
湾仔区|
德江县|
鸡西市|
淳化县|
巩义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