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功率管式爐爐管損壞的原因有哪些?
閱讀:807 發布時間:2022-8-5
科研大功率管式爐主要應用于冶金、玻璃、熱處理、鋰正負極材料、新能源、磨具等行業,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測量材料的專業設備。該爐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爐管是管式爐傳熱的重要設備。它在惡劣的條件下運行,并直接暴露于火中。因為不能在過程中留下很高的安全系數(否則爐管會太粗),比廠內其他一般設備更容易損壞。爐管的損壞主要包括管壁變薄、開裂、內外腐蝕、變形、鼓包等,出現這些損壞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1、爐管結焦:
科研大功率管式爐爐管的損壞一般是結焦造成的。結焦是管內油溫超過一定限度,然后發生熱解,變成游離碳,然后在管上積聚的現象。其損壞過程是:管內開始結焦,使管壁溫度升高,從而加劇表面氧化和爐管腐蝕。氧化使管壁的厚度變薄,然后在內部壓力和熱量的雙重作用下首先鼓起。爐管鼓起后,爐管內壁與焦炭層的間隙會增大,使爐管其他部位的溫度逐漸升高,從而進一步氧化變薄,最終造成爐管破裂。
2、局部過熱:
如果管內流量減少,管內介質的傳熱系數會顯著降低,管內介質的流動狀態可能發生變化,盤管各回路之間也會出現偏流,從而會因熱負荷降低而抵消爐管的安全性,導致爐管在低負荷下局部過熱,俗稱“干燒”。
3、傳熱劣化:
傳熱變差主要是由于燃燒器離爐管太近。為了改善傳熱,可調整燃燒火焰,重新布置燃燒器,或更換燃燒器,重新布置加熱盤管。
因此,在使用科研大功率管式爐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爐管的狀態。一旦出現上述現象,應及時調整,以免損壞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