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脈沖法電纜故障測試儀工作原理
“脈沖產生器”的主要作用是將“高壓發生器”產生的瞬時沖擊高壓脈沖引導到故障電纜的故障相上,保證故障點充分擊穿,并能延長故障點擊穿后的電弧持續時間。同時,產生一個觸發脈沖啟動“多次脈沖自動觸發裝置”和電纜故障測試儀。“多次脈沖自動觸發裝置”立刻發出16個不同延遲時間的測試低壓脈沖,經“脈沖產生器”傳送到被測故障電纜上。前八個測試脈沖利用電纜高壓擊穿瞬間的測試低壓脈沖波形特征,形成八個故障反射脈沖。在故障點熄弧后再發射八個測試脈沖測得電纜全長反射波形。共有八組脈沖形成。這八組脈沖同時記錄在顯示屏的上下半屏上。每組脈沖波形中,一個脈沖反映電纜的全長,另一個脈沖波形反映電纜的高阻(短路)故障距離。這八組十六個測試波形都是在一次沖擊高壓閃絡的情況下采集到的。
采用多次脈沖法測試電纜故障的目的是為了使發送的低壓測試脈沖有效避開故障電纜在沖擊高壓作用下瞬間出現的余弦大振蕩干擾,在故障點短路電弧相對平穩期間得到標準清晰的類似短路故障的回波,并有理想測試波形選擇余地。不同的沖擊高壓、不同規格的電纜及長度、不同的電纜故障距離、余弦大振蕩的周期和持續時間差異非常大。單純的二次脈沖法采集的波形往往因發送遲延時間不夠而受到余弦大振蕩的干擾,波形較亂,分析困難。只有靠調整測試脈沖的延遲發射時間或采用中壓延弧裝置來保障,無形中增加了操作難度和設備重量及成本。而多次脈沖法恰恰克服了這些困難。一次沖擊高壓閃絡過程得到的八組測試波形,總有幾組波形便于故障距離判讀。這也是多次脈沖法較之二次脈沖法測試電纜故障*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