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殘氧儀疑問解答
閱讀:1209 發布時間:2020-6-4
1、是不是采樣量越小越好?
不是的。通常奶粉包裝都有足夠的采樣量,足夠常規分析儀去分析。而且一個取樣泵必須采集足夠的氣體量才夠傳感器分析結果,除非采用的是熒光法原理。否則,類似電化學、氧化鋯傳感器的儀器號稱1ml以下的采樣量,那么它的結果必然是個計算值,而非實際測量值。
2、是不是分辨率越小越好?
不是的。如果您的殘氧量控制范圍在3%以內,那么0.01%的分辨率足夠。如果您的殘氧量控制在1%以內,那么需要氧化鋯原理的ppm級分辨率。
3、是不是大部份的儀器都不能測負壓條件下的殘氧量?
不是的。所有采用取樣泵的分析儀均可測量負壓條件下的殘氧量。而WITT分析儀的負壓極限可至-35 kpa(即-350 mbar),且具備負壓過高報警功能。同時可以測量包裝內真空度。
4、是不是連續測量會影響殘氧儀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不是的。殘氧儀半年會進行一次校準的,一些電化學傳感器的殘氧儀在連續測量樣品之后,測量值會不穩定,而WITT的電化學傳感器加工工藝不同,連續測量后的結果依然很穩定的.
5、我想在測量聽裝奶粉殘氧時,即想滿足高負壓條件,又想知道聽裝奶粉的真空度,有什么辦法?
有。請選WITT的MAPY4.0這款型號的設備。即可在30 kpa負壓下測奶粉殘氧,又可知道奶粉罐中的真空度。
6、我們想對每包奶粉的殘氧量都進行監測,有什么辦法?
有。請選擇WITT在線奶粉殘氧儀與包裝機配套使用,這樣可以100%無損監控袋裝奶粉的殘氧量了。聽裝奶粉只有采用隧道式包裝機才可通過WITT在線奶粉殘氧儀控制每罐奶粉的殘氧量。
7、奶粉行業現在是一個高危行業,我們想購買比較放心的殘氧儀,來監控我們的殘氧含量。
**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認證,**通過歐盟食物接觸材料安全指令1935/2004/EC,國內超過30家嬰幼兒奶粉企業選擇使用的殘氧儀是您的*?;蛘卟捎梅螦STM F2714-08包裝頂空氧熒光法測試的OxySense殘氧儀。
8、該用什么原理來分析我們奶粉包裝中的殘氧?
a、殘氧控制范圍。即3%或5%的殘氧量,請選擇電化學。1%左右,請選擇氧化鋯
b、操作方式。便攜式只能選擇電化學或熒光法。氧化鋯原理測量時需要大量加熱耗電,所以此原理僅適用于臺式、在線式。當然,這兩種方式一樣可以選擇電化學
c、 價格因素。通常情況下價格由高至低依次為:熒光法、氧化鋯、電化學
9、有沒有奶分殘氧儀,即可與包裝機配套過程分析殘氧,又可對成品包裝抽檢?
有。請選WITT的PA或MAPY系列。這兩個系列均可提供過程分析與抽檢二合一功能。針對這兩種測量方式,WITT采用雙傳感器技術,測量數據互不干涉,相互監督。
10、我們的“殘氧量”經常不穩定,且氮氣(N2/CO2混合氣)消耗量特別大,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即能節省耗氣量,又能把“殘氧量”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有。WITT有一款KD系列的流量控制器,專為節約用氣而設計。它通過“殘氧量”來控制氮氣或混合氣的供氣流量。在保證包裝袋內殘氧量的同時,節約至少30%以上的耗氣量。
11、為了延長奶粉質保期,除了控制“殘氧量”外,還有什么方法?
a、包裝的密封性。目前大部份在使用的水檢法密封儀,只能對50微米左右的漏孔可以檢出,而且屬破壞性測試。每年的樣品檢測費*。而900確袋裝奶粉在50微米漏孔條件下,只需6天就可以將殘氧量1%上升至2.5%。所以,選擇合適的包裝無損檢漏儀很重要。
b、請用CO2/N2混合氣充填包裝。CO2的抑菌效果是N2的30倍。超過90%的洋品牌采用此技術
12、殘氧儀在高負壓條件下,長時間運行有何**后果?
聽裝奶粉的高負壓通常情況下是為了防止漲聽,而負壓一般在20 kpa左右。實際上這個負壓值對分析本身的功率沒有太大影響,畢竟像WITT的任意分析儀均可達到35 kpa負壓值。但如果是長時間在-20 kpa運行,對幾乎所有泵吸式分析儀都有一定影響。主要來自于采樣管內部的負壓瓶頸現象。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采購具備采樣管脫落或漏氣報警功能的分析儀,以保證所測數據的真實性。
3、我們的奶粉粉末對殘氧儀有何影響?
奶粉粉末的顆粒直徑大多非常小,而且每家企業的規格標準均有所不同。這與奶粉的生產工藝有關。如果粉末大量進入到儀器內部、采樣管、傳感器氣室,那么對分析儀器來說是個不好的消息,也有可能是致命的。所以,WITT的分析儀外部均配備過濾器。但這還不夠,我們建議定期更換過濾器的同時,強烈建議分析儀具備針頭、過濾器、采樣管堵塞報警功能?;虿捎脽晒夥ǖ膐 ml分析,即分析過程不消耗任何樣氣,也不存在吸入粉末現象。
14、殘氧儀與頂空分析儀有何區別?
頂空分析儀的概念涵蓋了殘氧儀。殘氧儀定義僅僅針對各類去氧包裝后,對殘余氧含量分析的儀器。而頂空分析儀,通常適用于氣調包裝(充氮包裝也是其中之一)內氧氣、二氧化碳、氮氣濃度的分析,范圍更廣。
15、國內奶粉企業的殘氧量一般控制在多少?
這項參數屬于企業內規,一般在3%左右。
不是的。通常奶粉包裝都有足夠的采樣量,足夠常規分析儀去分析。而且一個取樣泵必須采集足夠的氣體量才夠傳感器分析結果,除非采用的是熒光法原理。否則,類似電化學、氧化鋯傳感器的儀器號稱1ml以下的采樣量,那么它的結果必然是個計算值,而非實際測量值。
2、是不是分辨率越小越好?
不是的。如果您的殘氧量控制范圍在3%以內,那么0.01%的分辨率足夠。如果您的殘氧量控制在1%以內,那么需要氧化鋯原理的ppm級分辨率。
3、是不是大部份的儀器都不能測負壓條件下的殘氧量?
不是的。所有采用取樣泵的分析儀均可測量負壓條件下的殘氧量。而WITT分析儀的負壓極限可至-35 kpa(即-350 mbar),且具備負壓過高報警功能。同時可以測量包裝內真空度。
4、是不是連續測量會影響殘氧儀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不是的。殘氧儀半年會進行一次校準的,一些電化學傳感器的殘氧儀在連續測量樣品之后,測量值會不穩定,而WITT的電化學傳感器加工工藝不同,連續測量后的結果依然很穩定的.
5、我想在測量聽裝奶粉殘氧時,即想滿足高負壓條件,又想知道聽裝奶粉的真空度,有什么辦法?
有。請選WITT的MAPY4.0這款型號的設備。即可在30 kpa負壓下測奶粉殘氧,又可知道奶粉罐中的真空度。
6、我們想對每包奶粉的殘氧量都進行監測,有什么辦法?
有。請選擇WITT在線奶粉殘氧儀與包裝機配套使用,這樣可以100%無損監控袋裝奶粉的殘氧量了。聽裝奶粉只有采用隧道式包裝機才可通過WITT在線奶粉殘氧儀控制每罐奶粉的殘氧量。
7、奶粉行業現在是一個高危行業,我們想購買比較放心的殘氧儀,來監控我們的殘氧含量。
**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認證,**通過歐盟食物接觸材料安全指令1935/2004/EC,國內超過30家嬰幼兒奶粉企業選擇使用的殘氧儀是您的*?;蛘卟捎梅螦STM F2714-08包裝頂空氧熒光法測試的OxySense殘氧儀。
8、該用什么原理來分析我們奶粉包裝中的殘氧?
a、殘氧控制范圍。即3%或5%的殘氧量,請選擇電化學。1%左右,請選擇氧化鋯
b、操作方式。便攜式只能選擇電化學或熒光法。氧化鋯原理測量時需要大量加熱耗電,所以此原理僅適用于臺式、在線式。當然,這兩種方式一樣可以選擇電化學
c、 價格因素。通常情況下價格由高至低依次為:熒光法、氧化鋯、電化學
9、有沒有奶分殘氧儀,即可與包裝機配套過程分析殘氧,又可對成品包裝抽檢?
有。請選WITT的PA或MAPY系列。這兩個系列均可提供過程分析與抽檢二合一功能。針對這兩種測量方式,WITT采用雙傳感器技術,測量數據互不干涉,相互監督。
10、我們的“殘氧量”經常不穩定,且氮氣(N2/CO2混合氣)消耗量特別大,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即能節省耗氣量,又能把“殘氧量”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有。WITT有一款KD系列的流量控制器,專為節約用氣而設計。它通過“殘氧量”來控制氮氣或混合氣的供氣流量。在保證包裝袋內殘氧量的同時,節約至少30%以上的耗氣量。
11、為了延長奶粉質保期,除了控制“殘氧量”外,還有什么方法?
a、包裝的密封性。目前大部份在使用的水檢法密封儀,只能對50微米左右的漏孔可以檢出,而且屬破壞性測試。每年的樣品檢測費*。而900確袋裝奶粉在50微米漏孔條件下,只需6天就可以將殘氧量1%上升至2.5%。所以,選擇合適的包裝無損檢漏儀很重要。
b、請用CO2/N2混合氣充填包裝。CO2的抑菌效果是N2的30倍。超過90%的洋品牌采用此技術
12、殘氧儀在高負壓條件下,長時間運行有何**后果?
聽裝奶粉的高負壓通常情況下是為了防止漲聽,而負壓一般在20 kpa左右。實際上這個負壓值對分析本身的功率沒有太大影響,畢竟像WITT的任意分析儀均可達到35 kpa負壓值。但如果是長時間在-20 kpa運行,對幾乎所有泵吸式分析儀都有一定影響。主要來自于采樣管內部的負壓瓶頸現象。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采購具備采樣管脫落或漏氣報警功能的分析儀,以保證所測數據的真實性。
3、我們的奶粉粉末對殘氧儀有何影響?
奶粉粉末的顆粒直徑大多非常小,而且每家企業的規格標準均有所不同。這與奶粉的生產工藝有關。如果粉末大量進入到儀器內部、采樣管、傳感器氣室,那么對分析儀器來說是個不好的消息,也有可能是致命的。所以,WITT的分析儀外部均配備過濾器。但這還不夠,我們建議定期更換過濾器的同時,強烈建議分析儀具備針頭、過濾器、采樣管堵塞報警功能?;虿捎脽晒夥ǖ膐 ml分析,即分析過程不消耗任何樣氣,也不存在吸入粉末現象。
14、殘氧儀與頂空分析儀有何區別?
頂空分析儀的概念涵蓋了殘氧儀。殘氧儀定義僅僅針對各類去氧包裝后,對殘余氧含量分析的儀器。而頂空分析儀,通常適用于氣調包裝(充氮包裝也是其中之一)內氧氣、二氧化碳、氮氣濃度的分析,范圍更廣。
15、國內奶粉企業的殘氧量一般控制在多少?
這項參數屬于企業內規,一般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