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離心濃縮儀已經成為食品、生物、化工實驗室中*的重要儀器之一,那么真空離心濃縮儀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它包括什么部分,和其他濃縮方法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在后期進行生物樣本的檢測時,例如使用電泳、氣象色譜、高效液相色譜、質譜等方法,對于樣本的濃度需求較高的實驗中,都可以采用真空離心濃縮的方法獲得高濃度的樣本用于上樣。而真空離心濃縮特別適合較敏感的生物樣本,例如蛋白質、核酸等物質。因此,真空離心濃縮的主要目的是獲得高濃度的樣品而不會產生交叉污染、樣品丟失、樣品變性、樣品活性降低或氧化等問題。
真空離心濃縮幾個關鍵因素:
真空效益:
1)在一定的氣壓下,樣品溶劑的沸點是固定的。
2)對不同的溶劑施加不同的能量(加熱),對樣品溫度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樣品的特定的氣壓下沸點是一定的,只要蒸發還在進行,樣品的溫度就沒有變化。
真空的作用:
1)低溶劑的氣壓 (提高真空度),這是一個關鍵因素;
2)液體的沸點在真空狀態下會降低;3)真空同時還能將未濃縮的氣體從腔體中吸走,從而減少蒸汽流向冷阱時的遇到干擾和阻力;4)通過快速蒸發溶劑,可保持樣品的低溫狀態。
能量需求:
1) 能量(熱量)的輸入可補充蒸發過程所需要的能量,對于加快蒸發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2)能量必須是間接施加給樣品,否則樣品必然會被局部加熱從而導致損害樣品;
3)真空狀態下對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采用輻射加熱腔體溫度能高達 80°C,而樣品的溫度卻能保持在起沸點下 (或許是 5°C),直到樣品*干燥了溫度才會上升;
4)如果樣品在真空狀態下沸點很低,在不給樣品施加能量的情況下讓樣品如果持續蒸發,樣品很可能會結冰。
德國UNIVAPO系列離心濃縮儀雙重涂層:轉頭腔采用特殊密封涂層及抗腐蝕涂層,確保佳密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