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克隆培養對增殖力比較強的細胞操作起來的確比較適合,但增殖較慢的細胞也不是不可以,至于稀釋到每孔只有1~2細胞,細胞稀釋的密度要取決你每孔所加的培養液體積,一般說來保證每孔內平均細胞數為0.5個即可,稀釋并加入培養孔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將只有一個細胞的孔標記出。
經過抗體測定的陽性孔,可以擴大培養,進行克隆,以得到單個細胞的后代分泌單克隆抗體,克隆的時間一般說來越早越好,因為在這個時期各種雜交瘤細胞同時旺盛生長,互相爭奪營養和空間,而產生抗體的細胞有被淹沒和淘汰的可能,但克隆時間也不宜太早,太早細胞性狀不穩定,數量少也易丟失。克隆化的陽性雜交瘤細胞,經過一段時期培養之后,也還會因為細胞突變或特定染色體的丟失,使部分細胞喪失產生抗體的能力,所以需要再次或多次克隆化培養。
單克隆培養原理:將細胞經熒光抗體染色后,經噴嘴形成單個細胞的線形液滴,熒光素發射熒光,此信號由光電倍增管接收,再結合細胞形態大小產生光散射信號,經電腦處理,產生信號并與預定的信號對比,根據細胞熒光強度及細胞大小不同,將細胞分成不同級別,在電場中發生偏離,而分別收集于不同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