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電阻測試儀的注意事項
發電站接地設計的可靠性不僅影響著整個變電站各種電氣設備的安全及正常運行,還關系著站內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要想保證發電站運行的安全性,關鍵在于提高發電站接地設計的可靠性。而發電站的接地電阻值是發電站接地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是衡量接地系統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參數之一。準確測量接地電阻值對接地網安全性評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發電站的安全和可靠運行要求接地電阻值盡可能低。水力發電站大地網接地電阻的測量,由于涉及范圍大她形地貌的影響環境干擾源比較多始準確測量帶來較大的難度。
(一)接地電阻的計算原理
工頻接地電阻是按通過接地體的電流為工頻電流,求得的接地電阻。一般在不特別指名時,接地電阻均指工頻接地電阻。
接地電阻測量的原理如圖1所示,在土壤中埋設兩個接地體A和B,AB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當電流經接地體和大地構成回路時,則在接地體周圍就產生電壓降,電位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離接地體A、B越遠,電位差越低,在遠到一定程度時,電位差趨近于零,形成零電位區CD。此時,各點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系為:
UAB=UAC+UDB=I(RA+RB)(1)
式中:
UAB———外施于接地體A、B間的電壓;
UAC———A、C間的電壓降;
UDB———D、B間的電壓降;
I———外施電壓產生的總電流;
RA、RB———分別為接地體A和B的接地電阻。
用上述原理可求得A和B接地體的接地電阻:
RA=UAC/I(2)
RA=UDB/I(3)
為了能正確求得UAC和UDB必須要有明確的零電位區,而零電位區越小,就越難正確測得UAC和UDB。零電位區的大小與接地體A和B的距離有關,因此A和B的距離的正確選擇,是這種測量方法的關鍵。另外,接地體通過電流后,形成的電位分布還與接地體的形狀、尺寸和埋設深度等條件有關,這些都應在進行測量工作時予以注意。目前,現場常用的接地電阻測量方法有電流電壓表法、補償法和電橋法等,在實際測量中普遍采用補償法(0.618法)測試接地電阻進行工作。
發電站接地系統的可靠性關系著整個發電站的正常運行,因此在進行接地電阻的測量設計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和接地方式,同時有關部門不能為了追求便利的維護而忽視一些細節問題這樣既提高了接地系統的可靠性,又節約了投資成本。
通過對水力發電站大型接地地網的檢測分析希望分析結論會在今后大型地網的檢測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