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ATCC細胞基本原理與培養的方法
閱讀:1047 發布時間:2021-1-6ATCC細胞基本原理:
ATCC細胞在體外培養時,受到非特異性有絲分裂原(如PHA、ConA)刺激后,可出現細胞體積增大,代謝旺盛,蛋白和核酸合成增加,即向**母細胞轉化.**細胞轉化率的高低可以反映機體的細胞**水平,因此可作為測定機體**功能的指標之一.
ATCC細胞轉化試驗有形態計數法、MTT 法和同位素法三種.MTT 法即四甲基偶氮唑鹽微量酶反應比色法.MTT 是一種噻唑鹽,化學名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水溶液為黃橙色.小鼠脾細胞受到ConA 作用后發生增殖活化,其胞內線粒體琥珀酸脫氫酶活性相應升高,MTT 作為其底物參與反應,形成藍色的甲臜(Formazan)顆粒沉積于細胞內或細胞周圍,經鹽酸─異丙醇溶解后為藍色溶液,可用酶標測定儀測定細胞培養物的OD 值,測定波長570nm.根據OD 值的大小計算反應體系中細胞增殖程度.
ATCC細胞培養常規方法:
1. 凍存細胞的復蘇
應遵守慢凍快融的原則。先將水浴鍋調至37-37。5度,取出凍存的細胞迅速放入后將細胞面浸至水面以下不斷搖動至融化。
在無菌臺內將*培養基加入50ml的小培養瓶內,約5ml左右,然后用無菌吸管從凍存管內取出細胞,置培養并內輕輕搖晃,使細胞均勻后置培養箱內培養。
2. 傳代:
對于貼壁細胞應先吸(倒)盡培養基,吸的越干凈越好,以免中和后加入的消化液,使強度減弱(或PBS洗1-3次)。50ml培養瓶加入消化液約1-3ml,按此比例進行消化,(根據經驗),晃動使消化液鋪均勻置37度培養箱約2-5分鐘,鏡下見細胞收縮變圓或少數脫落后,輕輕振動瓶底使細胞全部脫落,加入2-3ml*培養基后,輕輕吹打,使細胞基本成單個懸浮,然后分置其它無菌培養瓶內,加入*培養基后繼續培養或實驗。
一般傳代可直接將細胞原液分置其它培養瓶內,加入*培養基繼續培養,如要高濃度可先離心1000rpm,5min后加入*培養基,輕輕吹勻后,分置其它培養瓶內加入*培養基繼續培養。
貼壁細胞:
懸浮細胞:
3. 凍存
將貼壁細胞消化后離心收集,懸浮細胞直接離心收集,以*培養基或胎牛血清重懸細胞至終濃度約106/ml。加入10%的DMSO。以每管1~2ml分裝至凍存管中。用絕熱材料包裹置-70攝氏度冰箱冷凍過夜。次日保存到液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