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大鼠克拉拉細胞蛋白CC16酶聯免疫試劑盒原理和操作步驟
閱讀:512 發布時間:2019-1-16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發表了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測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開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標抗體技術發展成液體標本中微量物質的測定方法。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體結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體與某種酶連接成酶標抗原或抗體,這種酶標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測定其中的抗體或抗原)和酶標抗原或抗體按不同的步驟與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用洗滌的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與其他物質分開,zui后結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變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故可根據顏色反應的深淺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故可極大地放大反應效果,從而使測定方法達到很高的敏感度。
大鼠克拉拉細胞蛋白CC16酶聯免疫試劑盒 操作步驟:
1.溫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溫育30分鐘。
2.配液:將30倍濃縮洗滌液用蒸餾水30倍稀釋后備用
3.洗滌:小心揭掉封板膜,棄去液體,甩干,每孔加滿洗滌液,靜置30秒后棄去,如此重復5次,拍干。
4.加酶:每孔加入酶標試劑50μl,空白孔除外。
5、 底物:底物請避光保存,在儲存和溫育時避免強光直接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