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細胞遷移的實驗
閱讀:848 發布時間:2020-12-11細胞遷移是指細胞在接收到內源或外源遷移信號后而產生的移動。細胞遷移是通過胞體形變進行的緩慢的定向移動,涉及細胞覓食、傷口*、胚胎發生、免疫反應、感染和癌癥轉移等生理現象。因此通過對細胞遷移的研究,對阻止癌癥轉移、異體植皮等醫學應用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細胞侵襲實驗則是研究腫瘤細胞對基質膜消化后的遷移運動,腫瘤細胞須經。血管基底膜穿入深面間質后才能侵襲組織和轉移至遠處。
腫瘤細胞侵襲遷移能力的改變通常采用Transwell小室進行檢測。Transwell小室是一種膜濾器,也認為是一種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這層膜帶有微孔,孔徑大小0.1-12.0μm,根據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
將Transwell小室放入培養板中,小室內稱上室,培養板內稱下室,上室內盛裝上層培養液,下室內盛裝下層培養液,上下層培養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將細胞種在上室內,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層培養液中的成分可用影像到上室內的細胞,從而可以研究下層培養液中的成分對細胞生長、運動等的影響。
技術應用
應用包括細胞遷移、趨化(趨化因子對細胞的定向誘導),侵襲(癌細胞侵襲上指腫瘤細胞向局部侵犯或遠處轉移),共培養(同一培養體系里,兩種細胞非接觸性培養)。細胞遷移侵襲上涉及多個步驟、高度完整的過程,在癌癥轉移、動脈粥樣硬化和關節炎等疾病惡化中起重要作用。
服務流程
1、客戶提供細胞實驗分組情況及實驗資料;
2、客戶提供檢測細胞。
3、客戶提供干預藥物。
4、客戶也可提供細胞;
孔板選擇
根據 transwell 板的不同,transwell 小室可以分為 6 孔板小室、12 孔板小室和 24 孔板小室以及和 transwell 皿配套的 75 mm 直徑的小室;根據孔徑的不同,從小孔徑到大孔徑又分為 0.4μm 規格、3μm 規格、5μm 規格、8μm 規格,不同實驗對小室孔徑的要求也不一樣。
小于 3μm 孔徑的小室,細胞不會遷移通過,研究不涉及細胞運動能力,不需要細胞穿過聚碳酸酯膜,應該選擇 3μm 以下的孔徑。例如共培養實驗和 caco-2 細胞轉運模型實驗。
共培養實驗
常用 0.4、34μm,將細胞 A 種于上室,細胞 B 種于下室,可以研究細胞 B 分泌或代謝產生的物質對細胞 A 的影響。
細胞遷移的實驗
要用 5.0、8.0、12.0μm 的小室,這樣上室細胞可穿過聚碳酸酯膜進入下室,計數進入下室的細胞量可反映細胞的趨化能力、遷移能力和侵襲能力。
趨化性實驗
細胞 B 對細胞 A 的趨化作用,將細胞 A 種于上室,細胞 B 種于下室,可以研究細胞 B 分泌或代謝產生的物質對細胞 A 的趨化作用;趨化因子對細胞的趨化作用,將細胞種于上室,下室加入某種趨化因子,可研究該趨化因子對細胞的趨化作用。
細胞遷移實驗
常用 8.0、12.0μm 膜,上室種細胞,下室加入 FBS 或某些特定的趨化因子,細胞會向營養成分高的下室跑,計數進入下室的細胞量可反映細胞的遷移能力。
細胞侵襲實驗
常用 8.0、12.0μm 膜,原理與細胞遷移實驗類似。上室種細胞,下室加入 FBS 或某些特定的趨化因子,細胞會向營養成分高的下室跑,但與細胞遷移實驗不同的是,聚碳酸酯膜上室側鋪上一層基質膠,用以模仿體內細胞外基質,細胞欲進入下室,先要分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將基質膠降解,方可通過聚碳酸酯膜。計數進入下室的細胞量可反映細胞的侵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