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林場的負氧離子來由
豐城市國有株山生態林場前身為豐城國營株山林場,成立于1955年,建場初期是以營林為主的國有商品性林場,林場收入主要依靠上山砍木材,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及林木資源的日漸枯竭,這個擁有7.3萬畝國有林場也逐步陷入了生存困境,被界定為國有貧困林場。
2021年,林場完成人工造林300畝,森林撫育3000畝,低產低效林改造1300畝,封山育林1500畝,培育造林綠化苗木20萬株。經過多年的森林經營,林場森林資源質量明顯提升,森林覆蓋率達到96.3%,畝均蓄積量從1.5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3.5立方米,闊葉林比重大幅增加,負氧離子急劇提高。
空氣負氧離子是帶有負電荷的單個氣體分子和輕離子團的總稱。通常,森林、海濱、瀑布、公園及一些旅游景區負氧離子濃度較高。空氣負氧離子不僅具有去除空氣中的塵埃、凈化空氣的作用,而且具有殺滅病毒和細菌的作用。濃度較高的空氣負離子,能抑制多種病菌的繁殖,降低積壓和消除疲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調節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增強機體免疫力,而且它還能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機能產生促進作用,被列為衡量空氣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為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價值評價和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科學依據。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旅游景點選擇“物聯網"+“互聯網"形式的智慧景區,并部署景區負氧離子監測系統。該系統的運用不僅可以為游客提供景區空氣質量信息,還可以通過對不同類型區域的大氣負氧離子監測,觀察其濃度的變化,開展不同時間、不同天氣過程、不同季節負氧離子濃度分布特征研究,為建設生態城市環境提供依據。
產品特點:
1.符合《空氣負(氧)離子濃度觀測技術規范》
2.空氣正負離子測量,每分鐘測試一組數據,24小時無人值守工作
3.可選配耐低溫高精度溫濕度傳感器、PM2.5、PM10等要素同時測量
4.采用*除濕技術,在任何高濕情況均正常工作
5.可純太陽能供電工作,也可市電與太陽能自動切換
6.GPRS、光纖、WiFi、有線直連等多通道選數據傳輸系統
7.可外接顯示終端,如LED顯示屏、液晶屏、全彩屏
8.數據格式符合氣象、環保、旅游等部門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