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安裝工地揚塵噪聲監測系統與市環保局平臺對接
揚塵是廣州PM10和PM2.5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廣州市強力推進工地揚塵污染控制工作,細化揚塵污染控制“六個”要求,制作建設工程綠色施工圍蔽指導圖集,召開現場會,組織宣貫培訓,推進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強化執法檢查,加大通報處罰力度。針對工地揚塵污染控制易反復、難堅持的問題,2019年以來,住建等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每天約檢查100個工地,督促落實揚塵污染控制“六個”要求,同時利用無人機開展巡查。截至目前,已安裝并聯網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共1080個。
此外,市生態環境部門于2018年研發并啟用揚塵監管APP,組織鎮街環保員巡查工地,發現問題實時反饋監管部門跟進處理。該APP使用人員包括市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局、水務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園林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港務局以及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全市2400多個在建工地,無論面積大小全部納入揚塵監管APP,APP可供查看及統計建設工程基本情況,生態環境部門監督檢查人員錄入工地巡查抽查情況,將巡查抽查情況反饋到住建、水務、交通等監管單位,再由監管單位組織整改并填報處理情況等,落實“立行立改”要求,形成多部門協作的廣州市揚塵監管機制。今年以來,全市執法人員共巡查工地28987次,檢查工地2389個,發現未落實“六個”問題1304個,所發現的問題均已跟進整改。
2021.03.19廣州市2套揚塵監測安裝案例
項目1:醫療健康服務產業總部基地項目部
項目2:廣州恒大文化旅游城首開發區一標段主體及配套建設工程
項目地址:廣州市南沙區
參數配置: CCEP/ CPA雙認證PM2.5、PM10、噪聲、溫濕度、風速風向,對接廣州市環保局平臺
產品詳情:
工地揚塵噪聲在線監測設備與數據平臺,手機app端構成揚塵噪聲系統。終端集成了大氣顆粒物濃度監測、溫濕度及風速風向監測、噪聲監測、污染物超標視頻抓拍;數據平臺是一個互聯網架構的網絡化平臺,終端所得數據均能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及時傳遞到數據平臺便于管控,平臺還具有數據的報警處理、記錄、查詢、統計、報表輸出等多種功能。主要用于建筑揚塵、沙石場、混凝土攪拌站、桔桿焚燒等無組織煙塵污染源排放及居民區、商業區、道路交通、施工區域等的環境空氣質量的在線實時的自動監控。
免費對接平臺建立的初始目標
一是建立和實現施工揚塵量化管理:首先建立現場TSP(總懸浮顆粒物)的管控值,從根本上解決揚塵不能進行濃度管控的難題。同時,根據視頻智能分析現場的降塵措施的落實情況,通過建立工地降塵臺賬,量化工地降塵措施達標率。
項目建設期末,監控區域建筑工地降塵措施達標率由60%提升到95%以上,城市干道降塵灑水率達到100%。
二是減少工地對周邊空氣質量的影響:?通過智能監測和智能管控的物聯網和云計算平臺系統,結合揚塵智能噴霧器,大大減少揚塵對周邊空氣質量的影響。
項目建設期末,監控區域PM2.5下降42%,PM10下降44%。
三是投資不足和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我們研制的低成本監測設備,可大規模部署,基本解決了政府投資不足的難題。建立物聯網模式的揚塵智能傳感監控網絡,使監管部門成為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真正實現了大氣污染防治的聯防聯控。
四是揚塵噴霧設備智能聯動:首先揚塵智能傳感監控網絡在技術上與國內主流揚塵噴淋或水炮設備形成智能聯動,實時智能啟動噴淋降塵設施。項目期末構成了監測、管控和治理一體化閉環體系。
五配有后端管理云平臺,方便用戶查看數據,下載數據,分析數據;設備數據可對接到各個城市監管平臺,安裝簡單,維護方便,有專門技術團隊和售后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