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微型空氣站 具備哪些特點?有什么作用
為有效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工作落實,確保其發揮作用,環保局不斷強化工作措施,積極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努力形成“縣級政府組織實施、環保部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環保監管格局。
那么,網格化環境監測體系是什么?顧名思義,是將城市以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為單位,分級劃定大氣污染防治管理網格,大范圍、高密度的布點,以站點的形式將城市環境連成一片蜘蛛網一樣的網格,能夠區域網格全覆蓋,實時了解污染來源,客觀真實反映污染現狀,綜合分析污染原因。
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可實現區域空氣質量的在線自動監測,能全天候、連續、自動地監測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2.5、PM10和有機揮發物的實時變化情況,迅速、準確的收集、處理監測數據,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及變化規律,為環保部門的環境決策、環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詳實的數據資料和科學依據。
微型空氣監測站優勢
1. 統一的管理平臺
整個網格化環境監測系統同時提供了設備管理、用戶管理、存儲管理、網絡管理等基礎設備管控功能。通過優化系統架構,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使平臺對各網格氣象監測布點的管理更靈活、更人性化。
2. 開放的體系架構
各網格化環境監測站點設都由網格化環境監測系統管理平臺軟件進行管理,該平臺通過Web Service提供基礎服務,方便與政府平臺或天氣預報系統平臺對接。
3. 子系統的統一集成
可對網格化環境監測布點子系統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各個子系統按照統一的中間件標準數據采集主控設備通過云管理平臺進行數據展示、統計對比與分析。實現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子系統用相同的軟件環境進行集中管理,并可以查看各微型氣象站的運行狀況信息。
4. 數字化與智能化
系統可以在衛星定位基礎上實現遠距離無線數據傳輸,而且可通過與地理環境區域化的劃分實現靈活、精細、高密的網格化環境監測。以網絡化傳輸、數字化處理為基礎,以各類功能與應用的整合與集成為核心,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更廣泛的擴展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