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微型監測站監控“大數據+網格化”實現防控精細化管理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也到了緊要的時候,對“環保人”來說,每一秒空氣質量的變化都牽動著大家的心。各個生態環境局一刻也不敢松懈;
“目前,江寧區城市大氣污染呈現出臭氧污染日趨加重等新特征。雖然。PM2,5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但整體大氣污染防治形式依舊嚴峻。”項華均說,“想要解決新問題,就要用新方法。”項華均所說的“新方法”,就是向科技“借力”。江寧區依據“生態環境部網格化監測站技術指南”,充分借鑒生態環境部成功經驗,創新開展大氣、水污染熱點網格監管系統建設。利用天、空、地一體化的“大數據”,構建起江寧區大氣、水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從而實現對能源結構調整、重點行業深度減排、VOCs污染治理、餐飲油煙、工地揚塵、渣土運輸、機動車排放等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精準施策、鐵腕治理、從嚴管控。
碧如藍微型監測站是一種集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和管理于一體的無人值守的環境監測系統。空氣質量環境監測系統采用單元網格布點管理的方式,按照“網定格、格定責、責定人”的理念,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區域網格化監控平臺,應用、整合多項智慧環保技術,在全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氣象因素的基礎之上,采用因地制宜的靈活設點方法進行部署。實時統計各廠區、監測點的監測設備數據,并根據各監測點的環境條件及其污染情況,來分析與推測區域內整體的排放情況。實現對熱點排放區域整體監控,污染物擴散趨勢推算,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時結合物聯網、智能采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動態圖表系統等*技術,整合、共享、開發,建立全面化、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區域環境在線監測平臺,實現對控制污染源無組織排放,減少大氣污染等綜合管理,為制定節能減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和科學的輔助管理決策。
系統優勢:
1、互通性:現場端各監控設備和監控中心能夠有效地進行通信和數據共享。
2、實用性:結合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實際使用需求的建設方案,結構*、功能完善、切合實際,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滿足對空氣質量監管要求。
3、適用性: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粉塵監控點位,選用符合現場監控需要的設備。
4、監控平臺擴展性:在監控平臺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系統的擴展性,本平臺滿足多個現場端監測點位的數據傳輸存儲及處理要求,采用模塊化結構,軟件規模和功能易于擴充,軟件具有二次開發和升級能力。
5、易操作性:具有清晰、簡潔、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操控簡便、靈活,易學易用,便于管理和維護。
6、及時性:系統通過網絡連接,利用成熟的數據處理技術,保證能實時地將現場的監控數據傳到監控平臺。
7、安全性:系統有相應的安全性設計。防止非法接入、非法訪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8、可靠性:采用成熟、穩定和通用的技術和設備,能夠保證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有較強的容錯和系統恢復能力。
9、可維護性:系統具備高度的可維護性,有完善的自檢、故障診斷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快速地進行修復。
10、良好的兼容性:系統具備良好的兼容性,能對已建成的系統設備進行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