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超聲波加濕機技術在紡織行業中的應用
閱讀:764 發布時間:2018-1-15棉紡織工藝以純棉或滌棉混紡為原料,是現今多數紡織企業均要涉及的領域。在生產中一定要清楚純棉纖維具有吸濕和放濕性能,對濕度比較敏感。棉纖維的含濕量直接影響纖維強度及纖維相互摩擦時產生的靜電大小。因此,棉紡織車間內空氣的溫濕度參數,必須以相對濕度為主。適宜的相對濕度可以防止靜電產生和棉蠟硬化,并可保持棉纖維的柔軟度。在實際生產中,不同的車間由于機械加工纖維的情況不同,生產狀況和工藝差別有很大,所以對相對濕度和溫度的要求也不同。以清棉工序為例,夏季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9~31℃,相對濕度應為60~65%RH;冬季和過渡季室內溫度應在20~22℃,對應的相對濕度為60~65%RH。雖然清棉工序在夏季、冬季和過渡季對相對濕度的要求是一樣的,但實際加濕時加濕量是不一樣的。這必須根據進風的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計算出來,所以相應的加濕是非常重要的。
要了解毛紡織生產工藝對相對濕度的要求,首先就必須清楚羊毛的性能與相對濕度的關系。當含水率增加時羊毛會變得比較柔軟,容易伸長,但強力反而降低,這是動物性纖維與植物性纖維的主要區別。另外,為消除或減少靜電效應對生產工藝的不良影響,除了應使羊毛保持合適的回潮率外,還應當創造相對濕度適中的空氣環境,使靜電電荷通過機器傳入地下。這要求毛紡織生產車間中的加濕設備不但需要控制,而且必須達到產生霧粒均勻、顆粒小且氣化迅速的效果。這些要求特別是體現在精梳毛紡制車間中的條染和濕整工序,其要求在達到規定的溫濕度的條件下,必須無霧、不滴水。這就要求加濕設備所產生的水顆粒一定要小,只有這樣水才可迅速氣化,不產生水滴。同樣的,絨線車間中的染線工序和粗梳毛紡織車間中的濕整工序也對加濕系統有相同的要求。
針織工藝使用的原料,使各種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紗線或絲。由于紗線和絲的回潮率、斷頭率、可編織性、強度和靜電均與空氣的相對濕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在選擇加濕設備時更應該注意加濕的均勻性和控制的靈活、性。在針織工藝生產中,重點應該提到靜電對生產中的影響。由于纖維產品的特性決定,靜電會造成紗線相互排斥、吸附粉塵和飛絨、易斷頭,從而嚴重影響產品質量。所以,保證適宜的相對濕度是保證針織產品質量的先決和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