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制備色譜與分析色譜的不同之處
閱讀:4690 發布時間:2018-8-27
(1)制備色譜的目的
制備色譜的目的,是以較低的成本從混合物中得到純凈物。制備色譜要爭取少用填料,少用溶劑,盡可能多的拿到產品。而分析色譜的目的,是對樣品進行定性或含量。因而,制備色譜的進樣里比較大,柱子的分離負荷的加大。而為了保證組分*分離,增加制備色譜的柱子直徑和柱子長度也就是必然。
(2)樣品的前處理:
因為色譜填料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由于不可逆吸附等原因,制備色譜柱子由于處理的樣品多,壽命較短。在工藝的安排上, 要盡量把色譜分離操作放到后面;在色譜柱之前,要加預柱以延長色譜填料的壽命。
(3)制備色譜柱的材質
以前因為條件限制,用玻璃柱子做層析。玻璃除了易碎外,當壓力增大的時候,密封就是較大的問題。
有機玻璃的柱子在密封和抗壓方面有優勢,但是有機玻璃應對有機溶劑時,穩定性不是很好。
不銹鋼柱子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抗壓力性能,雖然價格稍微貴點,但越來越受歡迎。 當然,玻璃和有機玻璃的有機玻璃柱子也能抗壓力耐腐蝕,相對不銹鋼柱子而言,它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液體的運行狀態,對有色的物質其特點就更為突出,但現在多數的化學物質往往是無色的。
(4)固定相的選擇
硅膠、鍵合固定相(如C18)、離子交換樹脂 、聚酰胺、 氧化鋁、 凝膠等都可以作為色譜柱的填料。
對于同一種固定相來說,粒徑和孔徑是為重要的參數。粒徑越小,價格越高。一般制備色譜,高精度的分離推薦的填料為10um,低精度的分離可以采用20-45um的填料。
(5)裝柱方法的選擇
一般來說,采用濕法裝填的效果較好。所謂“敲擊-裝填”技術只適合于粒徑大于25um的固定相。一般推薦由專業的色譜商代為濕法裝填,以保證分離效果。在柱子填完后,應有柱效的測量,對柱效低的柱子應該重填。
(6)流動相的選擇
一般來說,制備色譜的溶劑要回收。①盡量不采用高毒性溶劑(如乙腈),而采用乙醇、甲醇。②對多元溶劑要盡可能的少用。比如說乙醇、水、乙腈三元溶液,回收會變得復雜而困難。③ 盡量不要加入鹽等不揮發組分,比如說,一般用氨水而不用氫氧化鈉。用醋酸而不用鹽酸。④在制備中,為了降低成本,往往用分析純溶劑,甚至是醫藥純和工業純。 在使用醫藥純和工業純,往往要用硅膠柱對溶劑過濾下,以減少熱敏反應以及降低溶劑對泵和昂貴填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