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導通檢測儀的工作原理檢測出連接線路是否斷路和通路。
被檢線束的某條連接線為斷路
導通檢測儀,導通檢測時,按次序對線束的每個接點輸出正值,即由U2A的1輸出正值,經U2A反向后U2A的2變為負值,由于U1A的1和U2A的2相連接,故U1A的1也為負值,經U1A反向后U1A的2輸入為正值。
由于在對該檢測點輸出正值之同時,對其余檢測點均輸出負值,故該連接線的另一端檢測點輸出負值,即U4A的1輸出負值。由于該連接線為斷路,則經過U4A和U3A二次反向后,U3A的2的輸入也為負值。
故若輸入處邏輯值為負值的話,該點就和輸出正值的那點斷路(開路)。
被檢線束的某條連接線為通路
由于U2A的1輸出正值,經U2A反向后U2A的2變為負值。由于該連接線為通路,故U2A的2和U3A的1相連接,U3A的1也為負值。經過U3A反向后,U3A的2輸入為正值。此時U4A的1雖輸出負值,由于U4A的2也與U2A的2相連接,根據負值優先原理,U4A為開路不起反向作用。
故若輸入處邏輯值為正值的話,該點就和輸出正值的那點通路。
根據以上原理,一般線束導通檢測儀還可發現短路和誤配線等失效現象。若對A1點輸出正值,同時有二點(B1、B2)輸入處邏輯值為正值的話,說明該二點和輸出正值的那點通路,即A1—B1和A2和B2二條連接線之間有短路失效現象。
若對A1點輸出正值時,發現B1點輸入為負值,而B2點輸入為正值。同樣,若對A2點輸出正值時,發現B1點輸入為正值,而B2點輸入為負值,說明A1—B2和A2—B1形成通路,即誤配線。
將取樣時取得的配線圖和導通試驗時實際取得的配線圖進行比較,從而判斷斷路、短路、配線等失效有否發生及發生位置。
基于上述原理,各種型號導通檢測儀適用于儀器規定測試點數(回路數) 范圍內的任何配線形式的導通檢測,可任意選擇檢查連接口的端子,而不必A端和B端一一對應。A端或B端只要插合后自成回路,也可進行導通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