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農業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米易縣以“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建設全省縣城經濟強縣"為發展策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傾力打造山區現代農業的*樣板。2016年12月20日,成都島津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駱國文與米易縣*項目負責人在錦江賓館開展項目對接工作。
米易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枝花市東北部,是長江上游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地區,全縣幅員面積2153km²,轄12個鄉鎮88個村,有漢、彝、白、回等26個民族,人口22萬。縣境內“緯度、高度、溫度”結合,成就了“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侯,造就了米易特色效益農業,致富了一方百姓。
近年來,米易縣牢牢鎖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建設全省縣城經濟強縣”為發展路徑,以農業富縣為工作取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傾力打造山區現代特色農業的示范樣板,連續被評為全省“三農”工作*縣。2014年縣城生產總位達122億元,縣級經濟綜合評價排名居全省山區縣前列,農業總產值達17. 62億元,同比增幅達5%,農業增加值達11.07億元,同比增幅達4. 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355元,同比增加1176元,同比增幅為11. 6%,農民人均純收入居川西南類區名。
成都島津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駱國文為了更好地與米易縣開展項目合作,深入研究了米易縣經濟發展狀況。近年來,米易縣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為動力,進一步深入解決“耕地總量規模小、適度規模經營比重低、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等現代農業發展瓶頸,堅持“規模開發、科技開發、產業化開發、效益開發”的效益農業發展原則,在“做大規模、做優特色、做強精品、做亮品牌”上下功夫,傾力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傾力打造山區現代農業的*樣板。
一、立足優勢,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聚集農業基地
依托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立足立體氣候優勢,借力堅實的優勢傳統農業基礎,牢牢把握建設現代農業重點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歷史機遇,進一步理清“三帶”特色農業產業布局思 路,大力推進“稻一菜”糧經復合、優勢特色林果、標準化畜牧養殖等主導產業發展。2011年以來,稻菜糧經復合基地規模年均擴大0.5萬畝、特色林果基地年均新增1. 5萬畝、規?;B殖場年均新建15個,初步形成安寧河流域8萬畝“稻一菜”糧經復合產業帶、二半山區15萬畝特色水果產業帶和中高山區20萬畝核桃及草食畜牧產業帶。
二、一早一晚,錯峰填谷,瞄準市場彰顯特色效益
利用特珠的氣候優勢,瞄準市場空檔,堅持“差異生產、立體種養、錯季上市、以質取勝”, 突出“一早一晚”特色優勢。一是瞄準全國春淡市場空檔,按照“大園區、小業主”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早春蔬菜設施栽培,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大力推廣“稻一菜”輪作、立體間套作等種植模式,建成特色鮮明、效益突出的特色支柱產業,全縣蔬菜總產達30萬噸,產值達1億元。菜農畝收入達2萬元以上,zui高可達6萬元。二是大力發展以早春枇杷、晚熟芒果、核挑等為主的特色精品產業。早春枇杷元旦佳節成熟,是全國枇杷產地中zui早成熟上市的枇杷基地,每年在早春市場上*;晚熟芒果8-10月仍然陸續供應市場,*了市場空缺,市場競爭力強,經濟效益突出。特色水果年產量6. 4萬噸,年產值4億元,果農種植早春枇杷、晚熟芒果畝收入可達1. 5萬元,年收入達50萬元以上林果種植大戶逾200戶,年收入20萬元以上特色林果種植大戶逾800戶。
三、規范標準,整合項目,城中連片建設農業設施
一是規范投入補助標準。制定民辦公助財政獎補政策,規范投入補助標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二是強化規劃,整體建設高標準農田。堅持規劃先行,統一布局,連片規模開發。重點圍繞“稻一菜”糧經復合基地,高標準配套農田“三網”設施。2011年以來,累計實施田型調整1.5萬畝,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5. 2萬畝,全縣高標準農田規模達15萬畝。三是連片發展設施農業,提高基地生產能力。布局安寧河谷稻菜輪作區,每年新建大棚設施0. 2萬畝,提升現代設施生產水平,提高早春蔬菜產業抗凍防寒能力,促進產品早熟上市。全縣建成6萬畝設施農業基地,其中:水泥立柱鋼架大棚達4萬畝,小拱棚保護地栽培2萬畝,是省內連片規模zui大的設施農業基地之一。四是實施重大水利項目,夯實農田水利基礎。規劃實施馬鞍山水庫、麻晃引水、小流域堤防治理中型灌區節水配套、節水灌溉等一批重大農田水利項目,進一步夯實現代產業發展基礎條件,提高農田灌溉保障能力。
四、樹立品牌,強化營銷,完善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
一是創建品牌,提升農業度。大力開展“市場營銷推介、外銷包裝統一、電子營銷宣傳”等工作,強化“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力度,創建“陽光米易”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大力提升米易農產品精品化、精細化、安全化市場形象,提升米易農產品的度、美譽度。二是配套冷鏈設施,提高保鮮儲運能力。根據米易縣農產品主要以鮮品外銷為主的特點,引導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社、建設組裝式保鮮冷藏庫80座3. 5萬m²,實施冷藏保鮮,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處理。三是完善產地市場,健全營銷網絡。規劃建設以攀西農產品交易中心為的產地批發市場2個,同時在生產基地設立農產品臨時集散點。全縣產地交易市場網絡基本健全。農產品外銷網絡覆蓋全國20余省的大中城市,市場外銷梁道暢通,鮮活農產品外銷率達85%以上。
五、完善體系,強化服務,嚴格實施農業生產管理
一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監測檢驗體系??h級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鄉鎮成立農產品檢測站,村級組織、專業合作社、設立檢測點,實施生產基地、銷售市場的常態化抽檢監測。二是系統推進標準化示范創建。成立標準化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米易縣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制定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構建地方特色農業標準體系,建立標準化生產田間示范片,帶動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普及,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開展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三是源頭管控農業投入品。加強農業投入品市場檢查,從源頭監督違規農資進入生產環節,加強農資市場規范化監管,建立農資統供直銷機制,規范農資購買使用行為,引導農藥、肥料科學合理施用。四是專合,完善全產業鏈服務。針對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不規范、帶動能力弱的現狀,出臺《米易縣農村專業合作社規范管理意見》,重點從項目資金扶持、財務規范管理、“三新”技術引進、大學生人才引進、市場營銷等進行扶持,提高專合社開展種子種苗統供、生產技術服務、農產品營銷為一體完整產業鏈的服務能力。
成都島津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駱國文對米易縣的農牧業發展狀況做了深入的了解,并與米易縣部分領導對農產品的培育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進行了交流,對于米易縣“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建設全省縣城經濟強縣”的發展策略予以支持,島津公司技術部門將對米易縣鄉鎮農產品檢測站定期培訓,做好項目對接工作,全力配合米易縣“以農富縣”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