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試驗機是一種常用的實驗儀器,被廣泛的應用于多個行業當中。所有的儀器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拉力試驗機也是不例外的在使用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其中一種常見的問題就是會出現測量數據不準確或者測量值偏大的現象,那么這種問題我們要怎樣解決呢?今天我們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拉力試驗機測量數據不準確的處理方法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試驗開始沒有歸零操作,不歸零就開始試驗,這樣測試出來的結果是不準確的。
2、感應器使用一定時間后,應變發生彈性屈變,沒有返回,其實這種應變形是很微小的,一般一年就要重新校正一下力量傳感器的系數,對數據進行修正。
3、測試時試樣沒有夾持正,測試出來的結果也會不準確
4、測試過程中試驗速度不標準,過快或過慢都會導致測試出來的結果不一樣。
5、力量感應器受外力撞擊或超容量使用時損壞了。
拉力試驗機檢測的是材料的抗拉強度,做的是拉伸實驗。這是通俗的說法,其實就是檢測材料的拉伸性能是不是符合國標準中的要求。拉力試驗機主要是做拉伸實驗,拉伸實驗又可以檢測到如下信息。
拉伸試驗可測定材料的一系列強度指標和塑性指標,強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產生彈性變形、塑性變形和斷裂的能力。材料在承受拉伸載荷時,當載荷不增加而仍繼續發生明顯塑性變形的現象叫做屈服。
產生屈服時的應力,稱屈服點或稱物理屈服強度,用σS(帕)表示。工程上有許多材料沒有明顯的屈服點,通常把材料產生的殘余塑性變形為0.2%時的應力值作為屈服強度,稱條件屈服極限或條件屈服強度,用σ0.2表示。材料在斷裂前所達到的大應力值,稱抗拉強度或強度極限,用σb(帕)表示。
拉力試驗機對材料做拉伸強度試驗,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后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后,塑性應急劇增加,曲線出現一個波動的小平臺,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大、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由于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
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大值。此后,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并在z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大應力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