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級谷氨酸鈉水溶解性醫用輔料谷氨酸鈉是國內外應用為廣泛的鮮昧劑,與食鹽共存時可增強其呈味作用,與5'-肌苷酸鈉或5'-鳥苷酸鈉一起使用,更有相乘的作用。我國規定可在各類食品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用途谷氨酸廣泛存在于動植Chemicalbook物的機體中,是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營養成份。谷氨酸食用后,有96在體內被吸收,其余氧化后在尿中排出。谷氨酸雖然不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但在氮代謝中與酮酸發生氨基轉移作用,能合成其它氨基酸。谷氨酸有降低血液中毒素的作用。當肝功能受損時,血液中含氨量增高,引起嚴重的氮代謝紊亂,導致肝昏迷,而谷氨酸能與氨起作用,降低血液中氨的含量。另外,腦組織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他的氨基酸。當葡萄糖供應不足時,谷氨酰胺能起腦組織的能源作用,因此谷氨酸對改進和維持腦機能是必要的。谷氨酸鈉具有強烈的肉類鮮味,味精用水稀釋至3000倍仍可感覺到鮮味,廣泛用于家庭,飲食業、食品加工業(湯、香腸、魚糕、辣醬油、罐頭等)
藥用級谷氨酸鈉水溶解性醫用輔料目前國內外均采用以大米、淀粉或糖蜜為原料經糖化、發酵、提取和精制等工序制得:(C6H10O5)N[H2O]→C6H12O6[NH3,O2]→C5H9NO4[Na2CO3]→C5H8NnaO4淀粉的糖化淀粉的糖化多采用雙酶法。大米經浸泡、砂磨或淀粉接調配成相對密度1.1(14°Bé)的淀粉漿;在Ph值4.5和90℃的條件下加入α-淀粉酶液化15~20min,然后升溫至l00℃殺酶5min;放料后經板框壓濾,濾渣可作飼料,濾液調至Ph值5.0,加入β-淀粉酶,在60℃下糖化12h;再升溫至℃殺酶后冷卻澄清,上層清液接放入糖液貯槽,沉淀液加助濾劑硅藻土后壓濾,淀粉糖轉化率可達92。谷氨酸發酵以15左右的葡萄糖為碳源,并加適量的無機鹽和生物素配成發酵培養基,經連消并冷卻至40℃后送入已滅菌的發酵空罐;以流加的液氨為氮源,接種經二級擴大培養的谷氨酸產生菌,通風發酵30h;糖酸轉化率可達50,產酸水平約7.0~7.5。發酵過程Ph值控制在7.0~7.2,溫度前期控制在32~34℃,后期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