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法臭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點
閱讀:1000 發布時間:2022-11-1
紫外吸收法臭氧傳感器是根據紫外吸收法來檢測空氣中臭氧濃度的臭氧傳感器,性能穩定,可持續監測。紫外法臭氧傳感器具有壽命長、精度高、無氧氣依賴等特點。該臭氧傳感器價格低,應用領域廣,可在醫院、藥廠、工廠等多種場合應用。
紫外吸收法臭氧傳感器的特性:
1.穩定性是指傳感器在整個工作時間內基本響應的穩定性,取決于零點漂移和區間漂移。零點漂移是指在沒有臭氧時,整個工作時間內傳感器輸出響應的變化。區間漂移是指傳感器連續置于臭氧中的輸出響應變化,表現為傳感器輸出信號在工作時間內的降低。理想情況下,一個傳感器在連續工作條件下,每年零點漂移小于10[[%]]。
2.靈敏度是指傳感器輸出變化量與被測輸入變化量之比,主要依賴于傳感器結構所使用的技術。大多數氣體傳感器的設計原理都采用生物化學、電化學、物理和光學。首先要考慮的是選擇一種敏感技術,它對目標氣體的閥限制(TLV-thresh-oldlimitvalue)或低爆炸限(LEL-lowerexplosivelimit)的百分比的檢測要有足夠的靈敏性。
3.選擇性也被稱為交叉靈敏度。可以通過測量由某一種濃度的干擾氣體所產生的傳感器響應來確定。這個響應等價于一定濃度的臭氧所產生的傳感器響應。這種特性在追蹤多種氣體的應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交叉靈敏度會降低測量的重復性和可靠性,理想傳感器應具有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
4.抗腐蝕性是指傳感器暴露于高體積分數目標氣體中的能力。在氣體大量泄漏時,探頭應能夠承受期望氣體體積分數10~20倍。在返回正常工作條件下,傳感器漂移和零點校正值應盡可能小。
紫外吸收法臭氧傳感器紫外光源發出的紫外輻射經過一定濃度待測的氣體吸收之后,與氣體濃度成正比的光譜強度會發生變化,因此求出光譜光強的變化量就可以反演出待測氣體的濃度。紫外臭氧傳感器模組是采用紫外線吸收技術檢測原理,將*光路、精密電路與智能化軟件相結合,形成一款通用型紫外臭氧傳感器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