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標準”到“仿質量”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駛入快車道
導 讀
5月1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針對化學藥品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再次發聲,發布2020年第62號《關于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再次為加快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提速,公告中要求已上市的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中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品種均需開展一致性評價,標志著倍受矚目的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正式啟動。
整體來看,公告文件對于國內企業涉及注射劑的原料藥、輔料、包材、灌裝等工藝以及改規格、改基團品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國內化學仿制藥的立項從“仿標準”到“仿質量”升級,建立和健全注射劑仿制研發的風險質控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注射劑仿制藥的質量水平。
在已發布的《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質量研究與技術中指出“根據目標產品的質量概況(QTPP)確立制劑的關鍵質量屬性(CQA),通常注射劑的CQA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性狀、鑒別、復溶時間、分散時間、粒徑分布、復溶溶液性狀、溶液澄清度、溶液顏色、滲透壓/滲透壓比、pH值/酸堿度、水分、裝量、裝量/重量差異、含量均勻度、可見異物、不溶性微粒、細菌內毒素、無菌、元素雜質、殘留溶劑、有關物質(異構體)、原料藥晶型/粒度、含量等”。
作為的實驗室分析測試儀器供應商,島津致力于提供專業的儀器設備及全面可靠的綜合方案。島津從多角度切入,全面解讀“《技術要求》”,為了積極響應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提升注射劑質量,我們不僅從元素雜質、遺傳毒性雜質、有關物質、原料晶型、粒徑分布、可見異物和含量等關鍵質量屬性,同時也從輔料和包材等方面著手,進行全面質量評估。在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項目如火如荼的推進階段,島津將持續提供技術支援,綜合整理在以上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數據,匯編《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應用文集》以供參考。
元素雜質分析
元素雜質指的是藥物中含有的對人體有危害的金屬元素,如鉛、鎘、砷、汞等。可能來源于藥物生產的原料、試劑、催化器,也可能來源于制藥設備,控制元素雜質在安全的范圍需要評估的重要的是終藥物的元素雜質含量水平。目前元素雜質測定使用ICP-AES及ICP-MS作為分析用儀器。
玻璃包材中浸出金屬元素ICPMS-2030分析
遺傳毒性雜質分析
遺傳毒性雜質常見的警示結構主要包括芳香胺、醛、N-亞硝基胺、氨基甲酸類、環氧丙烷、氮雜環丙烷、肼、鹵代烷烴和磺酸酯等類型,可以使用氣質聯用(GCMS)、頂空-氣質聯用(GCMS+HS)、液質聯用(LC-MS/MS)等來進行分析測定。
GCMS-TQ8040測定沙坦類藥物中8種揮發性亞硝胺
有關物質分析
有關物質主要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帶入的起始原料、中間體、聚合體、副反應產物,以及貯藏過程中的降解產物等。利用二維液相和高分辨質譜對有關物質進行解析。
頭孢替唑鈉雜質Q-TOF定性分析
粒徑及分布研究
研究注射劑粒徑分布對注射劑粉末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注射劑粉末的復溶時間對于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具有很大影響,而粒徑分布又是復溶時間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目前藥物粒徑分布研究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激光粒度儀測定。
頭孢曲松鈉原研藥與仿制藥粒徑分布以及顆粒形貌對比
包材分析
注射劑是質量風險較高的劑型之一,其包材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制劑的質量,關系到用藥的安全性。目前分析藥包材成分主要使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進行定性分析,而藥包材可能溶出的有害元素則需要ICP-AES、ICP-MS等儀器進行測定。其中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配合紅外顯微鏡附件,可以準確的測定多層共擠膜包材每層的成分。
紅外顯微鏡下的大輸液軟包裝用多層共擠膜
藥學研究及安全性研究是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考察方面,對于原輔料的質量控制以及藥品生產過程的有效控制是實現的關鍵。針對藥物本身及劑型特點,所用方法各異,《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應用文集》收錄相關文章,涉及TOC、GFC、EDX等相關技術。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應用文集》涉及項目及相關應用報告:
注射劑作為用藥安全風險較高的品種,受到了各國藥監部門重視。我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開展將會建立和健全注射劑仿制研發的風險質控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注射劑仿制的質量水平。在這場革命性的一致性評價過程中,科學分析儀器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依托島津多機種的分析儀儀器檢測,可以覆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中多個重點質控項目;島津提供多機種全面解決方案,將協助眾多制藥企業同仁攻克難關,順利完成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
島津多機種全面應對注射劑一致性評價
島津醫藥行業應用專刊集錦
撰稿人:周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