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過分包裝”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包裝設計及包裝行業的專家們就提出了"過分包裝"的問題。由于包裝涉及的范圍很廣,我國"包裝法"至今還沒有形成,諸多因素使專家們的討論沒有終結果。我認為:在概念上有"過分包裝"這個詞,在消費者協會或有關部門存在"過分包裝"的設訴,但目前還沒有充分的依據來確定某一件產品包裝為"過分包裝"。產品包裝的過分不是單從包裝的體積或材料檔次來監定的,應從多方面因素來看待。
一、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包裝其包裝程度不同
從商品的屬性來看,商品有高、中、低檔之分,也有禮品包裝和普通包裝之分。不同檔次的商品其消費者群體、包裝的分量、價格利潤、包裝材料、包裝的附加值及裝潢美化程度等均不相同。禮品裝除了包裝的功能以外還有紀念性的特殊意義。在中國包裝協會設計委員會針對包裝設計評比中所制定的規定是:禮品包裝材料成本占生產該產品生產成本的30%以內,低檔或普通包裝的材料成本占生產該產品生產成本的3%以內。超出這種比例則為"過分包裝"。(注:這樣定義不是法規,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準確計算和劃分,因為我們無法準確地計算生產成本和利率。)
禮品包裝區別于普通包裝的要本原因是"紀念性"。當人們購買生活用品當作禮品去送人、或求人幫忙辦事的時候,生活用品就變成了禮品,在這種情況下禮品包裝沒有紀念性。禮品本身就是普通生活用品,只不過是通過這件事給人留下記憶。禮品的類型很多,如:生活用品、工藝品、藝術品、紀念票、幣,古玩、珠寶及首飾等。而目前的工藝品、藝術品、古玩、珠寶及首飾在國內市場中包裝分量并沒有看重,有的甚至沒有包裝。這是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或觀念沒有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高度,因此,就更不用說包裝的"過分"了。
二、商品的價值不同,其包裝的程度不一樣
同類商品其原料成分相同,但其含量、成分的品質不同,那么其價格就不一樣。不同品牌的香煙,它的原料同樣是煙葉,由于煙的品質及成分含量不同使其價格差別很大,價格的高低定位影響包裝裝潢設計和包裝材料的檔次。同一種品牌的香煙有紙盒包裝、塑料包裝及金屬包裝,雖然煙的品質及成分含量差別不大,但是同樣存在價格差異。這種現象是利用了包裝功能效益、品效益,運用并體現附加值的效益,因此,其包裝的程度自然就不一樣。
包裝的功能有:①保護功能;②*功能;③美化功能,④便利功能,③價值功能。包培育的終目的是產品,加強包裝的程度終目的也是為了產品。
從保護功能來看,包裝盒體積超過產品體積的多余程度是耐壓、防沖擊范圍之內所需要的,就不能定義它為"過分包裝"。包裝盒體積超過產品體積的多余程度是在耐壓、防沖擊范圍之外,從概念上來說,是乎可以定義為"過分包裝",但實際上如果能賣得出去,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則就不能定義它為"過分包裝"。產品如果賣不出去,不能被消費者定位群體所接受,并失去了消費群體,這種情況才稱之為"過分包裝"如果是這樣,生產商自然會改變包裝。
包裝盒做大的原因一般是:①保護產品的耐壓及防沖擊力需要,②生產制造紙盒時,在紙盒構成型中紙張的利用率本身就存在浪費,使包裝盒做大做小成本差別不大。③為了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即使生產廠家把包裝盒做大有誤導消費者之目的,只要廠家在包裝盒正面注明了生產許可證及符合國家講師標準所規定的內容要求。就很難判斷出生產商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還是為了降低利潤提高銷售量。
包裝盒體積超過產品體積的多余程度是在耐壓、防沖擊范圍之外,但是,紙盒結構成型中紙張的利用率本身就不存在浪費:生產廠家為了不讓貴重的商品受損壞,為了確保商品按全性,在不增加很大的包裝材料成本就能加大包裝盒體積,使之增強防沖擊力度以及耐壓的力度加強,做到超度防備也是必要的。比如:USB移動硬盤的包裝盒加大了體積、增加海棉、增加泡沫來保護產品,這主要是因為USB移動硬盤體積雖小但價值較高,防壓、防沖擊力應加強,這就是大幅度確保安全之目的。
包裝材料和工藝的分量增加使生產成本增加,同時也提高了商品的檔次,商品和禮品包裝注重包裝的程度和分量,普通或一次性的低檔價格商品就不著去"過分"包裝了。假設普通的一次性塑料杯,它本身具有耐壓、防沖擊力,若再用鐵盒去包裝它,這就真的是過分包裝了。可事實上不可能有這樣沒有頭腦的生產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