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容器發展動態
超級器又稱超大容量電容器、金電容、黃金電容、儲能電容、法拉電容、電化學電容器或雙電層電容器(英文名稱為EDLC,即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是靠極化電解液來存儲電能的新型電化學裝置。它是近十幾年隨著材料科學的突破而出現的新型功率型儲能元件,其批量生產不過幾年時間。
超級電容器自面市以來,需求量快速擴大,已成為化學領域內新的產業亮點。超級電容器在電動汽車、混合燃料汽車、特殊載重汽車、電力、鐵路、通信、國防、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市場潛力,被世界各國所廣泛關注。
美國《探索》雜志2007年1月號,將超級電容器列為2006年世界七大科技發現之一,認為超級電容器是能量儲存領域的一項革命性發展,并將在某些領域取代傳統蓄
超級電容器技術生產新動態
目前已有上千家超級電容器生產商,可以提供多種類的超級電容器產品,大部分產品都是基于一種相似的雙電層結構,采用的工藝流程為:配料→混漿→制電極→裁片→組裝→注液→活化→檢測→包裝。
超級電容器根據制造工藝和外形結構可劃分為鈕扣型、卷繞型和大型三種類型,三者在容量上大致歸類為5F以下、5~200F、200F以上。鈕扣型產品具備小電流、長時間放電的特點,可用在小功率電子產品及電動玩具產品中。而卷繞型和大型產品則多在需要大電流短時放電,有記憶存儲功能的電子產品中做后備電源,適用于帶CPU的智能家電、工控和通信領域中的存儲備份部件。
2007年,鈕扣型超級電容器產業規模為10.2億美元,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產業規模為34.8億美元,超級電容器產業總規模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5%;預計2008年鈕扣型超級電容器產業規模為15.3億美元,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產業規模為為52.2億美元,超級電容器產業總規模為67.5億美元,同比增長50%。
在超級電容器的產業化方面,美國、日本、俄羅斯、瑞士、韓國、法國的一些公司憑借多年的研究開發和技術積累,目前處于地位,如美國的Maxwell,日本的NEC、松下、Tokin和俄羅斯的Econd公司等,這些公司目前占據著大部分市場。
我國超級電容器技術生產新動態
近年來,由于看好這一領域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國一些公司也開始積極涉足這一產業,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實力和產業化能力。
目前國內從事大容量超級電容器研發的廠家共有50多家,然而,能夠批量生產并達到實用化水平的廠家只有10多家。
2005年,中國超級電容器產業總規模達到3.9億元人民幣,較2004年的 2.48億元增長57.2%,其中,紐扣型超級電容器為4千萬元,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為3.5億元。2006年產業總規模達到5.7億元人民幣,增速高達46.2%。其中,鈕扣型超級電容器市場規模為9千萬元,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為 4.8億元。2007年產業總規模達到8.6億元人民幣,增速高達50%。其中,鈕扣型超級電容器市場規模為1.4億元,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為7.2億元。預計2008年產業總規模可達13.3億元人民幣,增速可達55%。其中,鈕扣型超級電容器市場規模可達2.1億元,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市場規模可達11.2億元。
目前,國內廠商大多生產液體雙電層電容器,重要企業有錦州富辰公司、北京集星公司、上海奧威公司、錦州錦容公司、石家莊高達公司、北京金正平公司、錦州凱美公司、大慶振富公司、江蘇雙登公司、哈爾濱巨容公司、南京集華公司等十多家。據稱,國產超級電容器已占有中國市場60%~70%的份額。
由于新興公司不斷涌現,超級電容器在國內的大規模應用也漸行漸近。國內供應商正積極地從不同角度來應對規模應用所面臨的問題。例如,由于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產業,國內供應商目前正積極地進行市場及技術推廣工作,越來越多的買家也逐步開始了解并認可超級電容器。此外,目前供應商正積極從事應用開發,幫助買家開發出成熟的替代方案。
在克服大功率應用超級電容器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的問題上,國內供應商也在通過提高其性價比方面積極努力。業內人士指出,超級電容器相對蓄電池的*性要靠性價比來體現。以鉛酸蓄電池為例,目前一般可充放電5000次,但超級電容器理論上的充放電次數可達數萬次乃至數十萬次,就實際水平而言,國內某些廠商的超級電容器已經可以實現充放電20 000次。這樣一來,如果超級電容器在使用壽命上是蓄電池的4~5倍,而價格卻僅為其3倍左右,就可以體現出更具競爭優勢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