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安全,你真的知道嗎
親愛的小伙伴們,每天泡在實驗室與瓶瓶罐罐打交道,甚至經常和危險儀器試劑為伴,實驗室安全知識你是否牢記?下面小編嘔心瀝血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案例和安全小知識,希望大家時刻把安全放在位~
案例 1
2015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何添樓231實驗室發生爆炸。清華大學發布消息稱,現場發現一博士后實驗人員死亡。據安監部門通報,爆炸是在使用氫氣做化學實驗時發生的。
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事故再次引發各界對實驗室安全問題的關注。
案例 2
某高校化學實驗室的李某在進行實驗時,往玻璃封管內加入氨水20mL,硫酸亞鐵1g ,原料4g,加熱溫度160℃。當事人在觀察油浴溫度時,封管突然發生爆炸,整個反應體系被*炸碎。當事人額頭受傷,幸虧當時戴防護眼鏡,才使雙眼沒有受到傷害。
玻璃封管不耐高壓,且在反應過程中無法檢測管內壓力。氨水在高溫下變為氨氣和水蒸汽,產生較大的壓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貼心tips
以下為常見實驗室安全注意事項:
1.常開通風櫥,排除實驗室的有機溶劑和有毒氣體。一切操作均需在通風櫥里進行。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醇等均有一定毒性,操作必須在盡通風櫥里進行。頭不可伸入通風櫥里。進行分液等操作時應遠離熱源,所用溶劑不可過熱,搖晃不要用力過猛。
2.加熱和滴加不宜過快,以防反應劇烈噴料。有三氯化鋁、氫化鋁鋰、等參與得反應的水解時應謹慎,盡量戴防護眼鏡以防噴料濺入眼睛。
3.沸點低,易揮發,易燃易爆。
、
和二氧六環均不同程度的含有過氧化物,分液時塞子磨口應抹上真空硅脂,以免旋塞摩擦導致爆炸。蒸餾時切忌蒸得太干,以免過氧化物濃度過高而發生爆炸。
4.三溴化磷、*屬劇毒物。草酰氯毒性比較大。易揮發,腐蝕性強。做好防護措施,必須在通風櫥里操作。
5.接觸濃硫酸、氫氧化鈉及酚類有機物易灼傷皮膚,留下性的傷痕。稀釋和處理濃硫酸應將濃硫酸緩慢倒入水中,而不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因為濃硫酸密度比水大,沉底。
6.水銀的處理。汞是一種易揮發的重金屬,沉積在體內不易排除,長期接觸會導致慢性中毒。溫度計打了,收集能收集的水銀,用水密封集中處理。灑在地面縫隙里無法收集的水銀灑上硫磺,清掃干凈。切忌倒入下水道中。
7.鉀、鈉等金屬遇水易燃。可用乙醇清理使過鈉鉀的現場,不可用濕抹布擦拭臺面。剪過鈉剪子和濾紙用乙醇浸泡后蘸水洗,不可直接扔入垃圾桶中。處理大量的鈉鉀須在空曠地帶。
8.在使用時嚴禁用手直接接觸,大量使用這類藥品時,應戴上口罩和橡皮手套。嚴禁在酸性介質中使用
。含有
的廢液,嚴禁倒入酸缸。應先加入硫酸亞鐵使之轉變為毒性較小的亞鐵
,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水沖洗原貯放的器皿和水槽。
9.減壓蒸餾必須戴防護眼鏡。減壓完畢先停加熱降溫,再停泵。
10.實驗室內嚴禁吸煙、喝酒,吃東西。
以下是小編們整理的實驗室安全標志,各位寶寶們要銘記在心。
指令標志
禁止標志
警告標志
提示標志
科學研究是對科學的探索,很多未知的東西需要在實驗室內研究和證明,發生出乎意料的問題也是難免的,但這些風險都可以通過安全操作降到低。剔除“不小心”、“沒注意”,遵守實驗室安全條例,實驗室事故可以大大減少。在此,小編衷心祝愿觀看此文的寶寶們科研順利平安、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