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開學關于“毒跑道”風波再起惹來家長們不滿
現有的跑道國家標準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層》標準,并非國家推行的強制標準。學校可以選擇采用該標準,但也可以不采用。所謂“合格”的跑道,很多時候并非按照國家標準驗收。他們可能用的“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或者測量“抗壓強度、硬度彈性”等物理性能驗收,而非家長們關心的跑道毒性檢測。于是有可能出于“少花錢多辦事”的算計,對建設標準就低不就高,選用低質原材料來建設操場和跑道,從而為“毒跑道”為害校園埋下隱患。
由于針對性的甲醛測試標準還未出臺,許多不法分子容易鉆政策的漏洞,“毒操場”事件同時提醒了相關部門,一份標準不能以一概全,面對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檢測手段,以不同的檢測標準衡量,因地制宜才是zui為恰當的,在沒有zui正確的方案出臺前,加大執法檢測的力度,是保障公民健康的*標準。
目前我們往往就是發現問題就把學校的有毒的塑膠跑道鏟除掉,從未在源頭上去查出源根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下面我們一起跟著環儀小編的腳步來了解一下甲醛及VOC環境測試倉是如何對塑膠毒跑道測試的。
塑膠跑道voc檢測環境艙(甲醛及VOC環境測試倉)材料清單如下:
1、設備外觀:深灰色涂鍍層應平整光滑,色澤均勻,邊與邊之間縫隙均勻細小,不應有露底、起層、鼓泡、斑痕、較深劃痕等缺陷;
2、測試艙內壁:材料為304鏡面不銹鋼整體焊接,不銹鋼厚度不小于2mm,內壁外觀應平整光滑,色澤均勻,不得有鼓泡、劃痕,所有的邊、角均制成圓角,可用水洗清潔,內壁板之間的搭接處可采用無縫滿焊,焊接處及周圍拋光、無變形,密封材料和其它與測試艙內空氣接觸的器件,應不產生、不吸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0C)和甲醛,對檢測無干擾,且滿足測試艙內背景要求.
3、氣候箱采用夾套方式控制測試艙環境溫度,測試艙內部無冷凝管、增濕器及冷凝水蓄接池等;制冷和加熱組件以及循環葉輪組件都安裝在循環風道中;為了降低夾套空氣層對測試艙空氣的影響,要求測試艙和外保溫艙共用一扇大門;
4、測試艙內空氣循環方式:采用變頻風機配置不銹鋼風葉,艙背部安裝有風道隔板,風扇強制從隔板中心吸風,從隔板四周排風到測試空間,形成平行氣流。
5、測試艙濕度控制采用干濕空氣平衡調節法:(因穩定速度要求,不能采用露點控制法),由冷干除濕機、汽化加濕裝置、分流控制系統等組成,氣化加濕裝置設置有自動恒溫控制裝置;
6、測試艙運行溫濕度穩定時間不超過90分鐘,運行期間測試艙內應無結露、霧化現象或有水珠凝聚;
7、測試艙體及門應具有有效熱絕緣,可采用玻璃棉隔熱,保溫層厚度不小于100mm,導熱系數不大于0.01W/(m·K);
8、測試艙配置有控制系統,控制屏采用進口的10英寸彩色觸摸屏,能連續和實時監控、記錄各個艙內的溫度、相對濕度、壓力、進氣流速、時間等控制參數,可實現系統控制、程序設定、動態數據顯示和歷史數據回放、故障記錄、報警設置等功能;
9、設備應配備安全保護系統:制冷系統高低壓保護、過流保護,加熱器超溫保護,電機過流保護,缺水保護,空氣泵過熱、過流、超壓保護,電源欠相、相序保護,電源過流、短路保護;
10、設備應配備獨立氣源供應箱,采用性能不低于日立的無油*空氣壓縮機,配有空氣凈化水洗裝置,儲氣罐,冷凍式冷干機,供應的氣體濕度不超過30%.rh;
11、空氣凈化裝置,包括且不限于微粒過濾器、進口的改性活性炭吸附過濾器及膜過濾器,正常狀態下使用周期不少于12個月,配置氣體電子流量計監測器;
12、每個艙不少于2個采樣口,每個采樣口配置有對應的堵頭和甲醛采樣轉換器;
13、設備工作時噪聲不大于65dB;
以上所提到的塑膠跑道voc檢測環境艙檢測方法,大概大家都明白了吧!如大家還有不清楚的可來點咨詢我們相關工程師。歡迎大家前來咨詢了解。
東莞市環儀儀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