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低溫脆化試驗機選用中幾個誤區的技術分析
電線電纜低溫脆化試驗機選用中幾個誤區的技術分析
我國電線電纜低溫脆化試驗機企業數量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要想提升質量的同時有效的控制成本、合法的獲得競爭優勢,有效的依據標準要求控制材料成本、降低廢品率是有效的手段。本文擬從對電線電纜低溫脆化試驗機產品質量形成有直接影響的絕緣、護套材料控制方面,選取GB/T5023-2008《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下文簡稱GB/T5023)、GB/T9330-2008《塑料絕緣控制電纜》(下文簡稱GB/T9330)、GB/T12706-2008《額定電壓1kV(Um=1.2kV)到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下文簡稱GB/T12706)、GB/T14049-2008《額定電壓10 kV 架空絕緣電纜基本信息》(下文簡稱GB/T14049)等電纜產品國家標準(標準族)的要求,對比GB/T8815-2008《電線電纜用軟聚氯乙烯塑料》(下文簡稱GB/T8815)、GB/T32129-2015《電線電纜用無鹵低煙阻燃電纜料》(下文簡稱GB/T32129)等電纜材料國家標準及GB/T18380-2008《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下文簡稱GB/T18380)、GB/T295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下文簡稱GB/T2951)等標準族的要求,結合常見質量問題,對行業在絕緣及護套材料幾個認識誤區進行了分析探討。
傳統上,由于電線電纜產品中絕緣和護套材料占其材料總成本的比例通常不超過20%,因此很多電纜企業將其視為非重要材料,質量極易被忽視,導致在供應商選擇、材料型號選擇及進貨檢驗方面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同時,“西安奧凱問題電纜”事件的爆發引起了社會對電線電纜產品“導體打折”問題的充分重視,在產品質量方面,各界越來越多的將目光聚焦到電纜導體質量上。加之目前在對電纜企業有剛性約束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電線電纜產品》CQC-C0101-2014、2018年12月1日生效的《電線電纜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中,對工廠材料檢驗的要求于制定檢驗/驗證規定、保存檢驗/驗證記錄,使企業無需對材料檢驗做出實質技術性規定即可通過審查,很多企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覺得絕緣、護套材料質量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