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撫生試劑-膠體金標記蛋白的制備
閱讀:182 發布時間:2014-5-16膠體金標記蛋白的制備
膠體金對蛋白的吸附主要取決于pH值,在接近蛋白質的等電點或偏堿的條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結合物。如果膠體金的pH值低于蛋白質的等電點時,則會聚集而失去結合能力。除此以外膠體金顆粒的大小、離子強度、蛋白質的分子量等都影響膠體金與蛋白質的結合。
1.待標記蛋白溶液的制備 將待標記蛋白預先對0.005Mol/L pH7.0 NaCl溶液中4℃透析,以除去多余的鹽離子,然后100 000g4℃離心1h,去除聚合物。
2.待標膠體金溶液的準備 以0.1Mol/L K2CO3或0.1Mol/L HCl調膠體金液的pH值。標記IgG時,調至9.0;標記McAb時,調至8.2;標記親和層析抗體時,調至7.6;標記SPA時,調至5.9~6.2;標記ConA時,調至8.0;標記親和素時,調至9~10。由于膠體金溶液可能損壞pH計的電板,因此,在調節pH時,采用精密pH試紙測定為宜。
3.膠體金與標記蛋白用量之比的確定
(1)根據待標記蛋白的要求,將膠體金調好pH之后,分裝10管,每管1ml。
(2)將標記蛋白(以IgG為例)以0.005Mol/L pH9.0硼酸鹽緩沖液做系列稀釋為5µg/ml~50µg/ml,分別取1ml,加入上列金膠溶液中,混勻。對照管只加1ml稀釋液。
(3)5min后,在上述各管中加入0.1ml 10%NaCl溶液,混勻后靜置2h,觀察結果。
(4)結果觀察,對照管(未加蛋白質)和加入蛋白質的量不足以穩定膠體金的各管,均呈現出由紅變藍的聚沉現象;而加入蛋白量達到或超過zui低穩定量的各管仍保持紅色不變。以穩定1ml膠體金溶液紅色不變的zui低蛋白質用量,即為該標記蛋白質的zui低用量,在實際工作中,可適當增加10%~20%。
4.膠體金與蛋白質(IgG)的結合 將膠體金和IgG溶液分別以0.1Mol/L K2CO3調pH至9.0,電磁攪拌IgG溶液,加入膠體金溶液,繼續攪拌10min,加入一定量的穩定劑以防止抗體蛋白與膠體金聚合發生沉淀。常用穩定劑是5%胎牛血清(BSA)和1%聚乙二醇(分子量20KD)。加入的量:5%BSA使溶液終濃度為1%;1%聚乙二醇加至總溶液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