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口腔醫院是甘、青、寧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是口腔醫學專業學位授權點、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甘肅省干部口腔保健基地,為西北地區及全國輸送了1000余名口腔醫師人才,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成長為各級口腔醫療單位的骨干力量。醫院現有教職工及醫護人員171人,其中副高級職稱以上52人。設有牙體牙髓科、牙周科、兒童口腔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種植科等18個口腔臨床醫技科室。綜合牙科治療椅120臺,病床50張。已開展齲病及非齲性疾病、牙周病、粘膜病、兒童與老年口腔疾病治療,人工種植牙,心電監護拔牙和微創拔牙,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等復雜義齒修復、牙頜面畸形綜合矯治技術及口腔頜面部腫瘤和整形美容等技術。在復旦大學組織的影響力醫院排名中,醫院連續三年獲得西北地區口腔專科醫院第三,甘肅第一。
研究案例:便攜式表面肌電采集系統的設計以及在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診治中的初步應用
研究目的:研制一種便攜式多通道咀嚼肌表面肌電信號采集和分析系統 Cometa,以雙側咬肌和顳肌前束的肌電活動為目標參數,初步探討其在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中的應用價值。
項目測試使用設備:8通道pico
實驗方法:采集 50 例就診于蘭州大學口腔醫院關節專科的顳下頜紊亂病患者人群在下頜姿勢位和牙尖交錯位時雙側顳肌前束(TA)與嚼肌的肌電數據,年齡 13-78 歲。通過計算均方根(RMS,root mean square)、肌電信號積分值(iEMG)、頻域、振幅以及疲勞和小波轉換,對每個通道信號進行圖像化對比分析;
結論:便攜式咀嚼肌多通道表面肌電信號數據采集系統將為診治顳下頜紊亂病以及口頜系統的功能重建提供一種較為客觀和便利的檢測手段,在疾病篩查、診治和科學研究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項目相關發表論文:劉靜瑩,胡思揚,趙姝瑋,趙一擎,董芳瑞,包廣潔,羅銀月,羅靜靜,劉文凱,王志康,趙俊,康 宏. 高便攜式表面肌電采集系統的設計以及在顳下頜紊亂病診治中的初步應用[C]//.第18次顳下頜關節病學及牙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21:216.
項目實驗相關照片: